>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多埃及人钟情武术(正文)

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多埃及人钟情武术

2011-11-22
核心提示: 埃及和中国都是有着悠久传统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近年来,随着两国文化交往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埃及人对博大精深的...
  
       埃及和中国都是有着悠久传统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近年来,随着两国文化交往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埃及人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而且兴趣愈发浓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学汉语的埃及人很多,这些人对中国的戏剧、历史、文房四宝、武术、太极拳等情有独钟,甚至颇有研究,跟记者聊得头头是道。一些最新的中国电影和流行歌曲,记者居然还是从埃及学生那里才得知的。当包括港台片在内的中国武术新片上映时,他们更是激动不已,有些人甚至看上不止一遍。每次中国电影在当地影院上映,都能够在埃及观众中引起相当规模的轰动。
 
  位于金字塔大街附近的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里,总是挤满了埃及学生,一个个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向往。文化中心主任陈冬云参赞告诉本报记者,中心的活动琳琅满目,不但包括有关中国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各种讲座、中国电影放映、中国功夫课程和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各种比赛,还有多种类型的专业辅导班,如汉语班、书法班、厨艺班等。
 
  今年10月下旬,文化中心第十四期武术班开班了,报名者十分踊跃。武术班分太极养生班和传统八极拳散打班,既有老学员,也迎来了一些新学员。武术班的新生艾哈迈德告诉记者:“我总算有机会学习中国武术了,因为学习中国武术是我一直以来的夙愿和梦想,今天终于梦想成真,夙愿得偿了。”艾哈迈德有些害羞地说,他一定好好把握机会,学会、学精中国武术,“不但强身健体,而且要把中国的武术精神发扬光大”。
 
  埃及武术协会主席福阿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武术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堪称中国的国粹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可喜的是,武术正更深入地走进埃及百姓的生活,通过学习、钻研和切磋武术技艺,有更多的埃及人能够深入感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武术已经成为增进埃中两国人民友谊、推进两国关系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言谈之中,福阿德对中国武术在埃及的进一步推广充满了信心。
 
  根据记者的采访和观察,福阿德的乐观预期是有实践和理论支撑的。从实践层面看,埃及各种各样与中国有关的活动与日俱增,通常举办这类活动时,在开幕式上,有一个节目是必不可少的,那便是精彩的武术表演。表演者有男有女,一律是习武的埃及人。表演的种类更是应有尽有,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以及套路和散打等,不一而足。一招一式,中规中矩,合乎章法。如果不论长相,只看动作,还以为是中国人在练武呢。
 
  说到理论方面的支撑,记者注意到,埃及人学习中国武术,正在从形式上升到精神,中国武术的哲学精神即武德,也正在得到应有的普及。记者从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了解到,在施教过程中,中国武术教练不仅教埃及学生如何施展拳脚,如何用刀、枪、棍、棒等工具来游刃有余地闪转腾挪、进攻防守,而且还向学员讲解中国武术的精髓和人文底蕴,即把武德同时传授给埃及人。
 
  不言而喻,这实际上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使习武者的境界得到了某种升华。《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夫文,止戈为武。”意思是说,汉字“武”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因此,“止戈为武”是中国武术真正的哲学内涵和人文价值所在。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学武术的学员表示,“止戈为武”,说明中国武术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和平,这与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
 
  有了理论的支撑,埃及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武术的深刻本质和内涵所在,更好地学习它。这样,中国武术便可以更深地走进埃及老百姓的生活。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1044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