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探寻重庆一武术世家 自南宋起17代习武(正文)

探寻重庆一武术世家 自南宋起17代习武

2011-09-03   中新网   李思洁 何鹏
  

 

[flash]/_video/zhongxinshipin.flv[/flash]



  中华武术渊远流长,世代相传的武术世家却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重庆寻常街巷中却有着一自南宋起至今已有17代传人习武的武术世家,演绎着中华武术的传奇故事。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重庆江北区的一武馆,在竹林的掩映下武馆显得十分清幽,正门两侧贴有习武之道的老旧对联。武馆中摆放着各种练武器具:重达近20公斤的铁鞋、灌满铁砂的拍包,还有记者试图用肩都难以扛起的铁砂袋,刘家拳第16代传人刘继东及其徒弟却每日不带任何防护用具在上面打拳练习。刘继东告诉记者,自己练的是先辈自南宋初年代代相传的刘家拳。20世纪30年代,自己的父亲刘家拳第15代传人刘梓明辗转昆仑、峨眉等派别拜访名家大师,集各家所长,并以昆仑派道号“昆喀勒巴岷剑贞”行走江湖。

  同期声:(刘家拳第十六代传人 刘继东:我的父亲生在光绪年,当他出名那段时间,习武是属于家传开始,家传之后他又到昆仑那边去练了一段时间,后来回到重庆又参加了各种比赛。作为我们刘家是世代相传,融合了多家武术的精华,他是从昆仑学了回来,手势就是以这个姿势,这个动作就是昆仑这个字(形)。)

  解说词:据《重庆武术志》记载,刘继东的父亲刘梓明回渝后在各种生死擂台赛中屡次夺冠,曾获得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的多次嘉奖,成为重庆余门四大金刚之一,后于20世纪30年代的国术国考后任当时的中央国术馆编修。与作为英雄的前半生大为不同的是,年近古稀的刘梓明在文革时期因被误划为敌特分子而不得不停止习武,甚至连教自己的孩子也只能暗中教授。

  同期声:(刘家拳第十六代传人 刘继东:我们出生之后,身体太差,父亲看没有办法,就把原来不想传的东西传了一些给我们。在这个期间,我们就只有半夜三更,三点钟、两点钟(的时候)起来在马路边练一下。只要有人路过,我们就不能练了。)

  解说词:刘继东还告诉记者,自己在1983年父亲去世后便停止了习武,17年后因肝脏病变生命堪虞才重拾武术,并在中国武术养生健体的功效下逐年康复,摆脱了病魔。现在自己也将家传武功传承给女儿。

  同期画面:刘继东教女儿剑术:手,出去,回来,提膝,抡刀,走,手,抓,冲过来。

  解说词:刘继东说,每一个武术世家代代相传的不仅是中国武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载体,当今武林已告别家传时代,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武术。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995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