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国际性武术赛事。本届武术节以“继承传统文化、祈福仙山峨眉、尽享品质生活”为主题,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四川省体育局、乐山市政府主办,峨眉山市政府、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乐山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和四川武协承办。
加强交流 打造品牌
在传统武术国际组比赛现场,年仅9岁但已学武两年的土耳其选手乃其买丁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告诉记者,家里人人都对中国武术感兴趣,自己在很多比赛上拿到过金牌。而来自伊朗武当协会的领队阿里则表示,一次偶然的机会到峨眉山旅游让他接触到了中国武术,到现在已经是第10年了。通过对武术的学习,他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了解,也结交到了很多朋友,他说,峨眉武术以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特点闻名于世,在海内外影响巨大,来这里比赛是来体会武术的神韵。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出席了国际武术节开幕式,他对本次武术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峨眉国际武术节也许不是什么特殊的形式,但是关键在于它所具有的对区域武术文化的传承作用,在于武术节所营造的非常自然的社会武术发展氛围。
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国荣表示,峨眉国际武术节已经是第三届,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人群参与人数的增加,1200人的规模,以及逐年扩大的影响力。从做品牌的角度来讲,四川体育局、峨眉山市政府通过重视把这一品牌的规模越做越大。
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社会部主任冯宏芳说,峨眉国际武术节打出品牌并且不断做大了品牌,突出了地方特点,从本届国际武术节来看,内容、形式和重视程度上都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本届武术节期间邀请峨眉、武当、少林进行的金顶论剑,这样别具创意的尝试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她表示,武术管理中心社会部近些年着力帮助各地打造品牌,比如郑州就突出武术的少林文化、十堰就突出武当文化,郑州的少林武术节、新疆的国际武术节、广西东盟国际武术节,都为不同地区搭建了联络发展的桥梁。
武术节呈现四大特点
陈国荣归纳了本届武术节的几大特点。一是参与人数多,设项多,并涌现了不少高水平的选手,这在往常是比较少见的。二是在组织上峨眉山市政府和峨眉山管委会两单位合作融洽,包括赛事组织、裁判管理等方面配合得都很顺利。三是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那就是场馆受到了局限,当然目前峨眉也正在准备建设体育中心。四是裁判方面标准化竞赛组织不断规范,提高了比赛标准,竞赛面貌获得了很大改观,还将逐年加大力度,让更多的人遵守规范。
社会武术基础日益壮大
本届武术节的报名人数远远超出了预期。陈国荣说,社会武术的发展传统成就了它的发展规模和人群,我们现在有129个拳种,拳种的概念是历史形成的,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我们发展社会武术也是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平台,也就是大武术观的体现。去年武当的传统武术节有3000多人参与,今年即将在焦作的传统武术节也将有3000多人参与,本民族自身的东西对健身是最好的,对健身非常重要,会形成非常好的文化自觉。中华武术要得到很好的传承,目前的武术进校园就非常重要,与教育部的合作,武术操进校园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推进,将进一步加强。
冯宏芳表示,这几年社会部一直着重抓武术比赛的规范化管理,通过比赛层次的不断提高,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比赛。目前武术发展的社会氛围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武术比赛评分操作系统上有所创新。同一个比赛,有5个年龄组的跨度,对优秀运动员、老拳师也进行了高分划层次评判。通过评分办法的分级与细化,拉开档次,对优秀运动员更加肯定,这既是运动员的需要,也是一种引导,引导社会武术整个技术的发展,层次性的评分调整,也避免了以往比赛师傅、徒弟颠倒分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