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螳螂拳“长拳”与“短打”(正文)

螳螂拳“长拳”与“短打”

2011-07-26   《武魂》
  

 

      “长拳”与“短打”,是螳螂拳法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技击招法。说到“长拳”、“短打”的名称,武术界尽人皆知,但是,对其含义却不尽明了,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释义。仅就笔者所见各种诠释,皆与明代命名原义相悖,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它的理解。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古代武术典籍,并参照几种字书,对“长拳”“短打”,逐一剖释, 力求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颇有领悟,现愿将所得与武友诸君同享,并欢迎探讨交流。

 

  一、“长拳”与“短打”之由来与释义

 

  最早论述 “长拳”与“短打”的书籍,是明代唐顺之编著的兵书《武编?前卷五•拳》,书中讲到:“赵太祖‘长拳’,山东专习,江南亦多习之。三家‘短打’,越[人]亦颇能”, “逼近用短打,若远开(离)则用长拳”(下文所引唐顺之语均出自此书)。唐氏所言简明扼要:远用长拳,近用短打。“长拳”与 “短打”是相互对应的两种招法,在山东专练(后来成为螳螂拳中的技击招法)。

 

  (1)在《汉语大字典》中,“长拳”两字的释义分别为:“长:①凡空间时间距离较大者。又指长度;②远,不近”。“拳:①手;②屈指卷握的手,即拳头”。

 

  在拳法中,将“长”与“拳”组合命名为“长拳”,其义即“长手”招法,是用于远距离击打的技击招法之名称,即唐顺之曰:“若远开则用长拳”。

 

  “长拳”一词现在的释解易产生歧义,如果变通一字,即把“拳”字变“打”字,成为 “长打”, 就通俗易解了。“长打”与“短打”相对应,这不是笔者想当然,明代原有 “温家‘长打’七十二行着(招法)”之说(唐顺之语),此言证明唐氏时代,指招法而言,既讲“长拳”也说“长打”, “长拳” “长打”通用。那时候所说的“长拳”, 既不是“拳术类目名”,也不是“拳种名”,更不是现代长拳的套路风格名目,而是指因为与对方相距一定之距离,而施以相应的招法打击对方(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清代,就不再出现“长打”之称了)。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961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