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谈谈大成拳的站桩功(正文)

谈谈大成拳的站桩功

2011-06-28   田诚阳
  

 

站桩一道,流传已久。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就有“独立守神,朋肉若一”的描述,说明早在远古时代即已出现。另据道藏《金莲正宗记》卷四记载:道教祖师“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阳,为了修炼大道,“偏翘一足,独立者九年,东临大海,未尝昏睡,人呼为‘铁脚先生’,邱真人赞之曰‘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如此炼形九年,而入于大妙”。由此可知,站桩也是道教修持的一种方式。

 

笔者曾遇居士王选杰先生,得以传授大成拳法。大成拳乃近代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继承源远流长的内家拳法特点,以拳悟道,以道证拳,所创“拳道合一”的内家拳法。大成拳的基本功即为站桩,站桩的作用,一是为了养生,一是为了技击。因此又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以适应不同体质和爱好者的练习。这里把大成拳最主要的养生桩—混元桩,介绍于此,以供广大养生爱好者习之。

 

站桩之前,需做好全身放松的准备工作。不可穿太紧的衣服,腰带要松一松。不宜穿高跟鞋,鞋带也不可系得太紧。这样才有利于血脉的流通,保证练功的效果。

 

首先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臀部后坐,双手自然下垂,放于体侧,目视前方,似看非看,头直顶竖,身形中正,呼吸自然,全身放松。如此站立片刻,凝神定意,排除杂念。

 

然后两手抬至胸前,抱起撑圆,五指张开,十指相对,手心向内,似抱两球,呈臂半圆、腋半虚的姿式,手掌距胸约八寸,两手相距一尺左右,松肩横肘,小腹微圆。头顶如绳吊系,以振奋精神,两目微睁,目视前方,以蓄养精力,肩部稍往后张,使心胸开阔,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和精神的舒放,全身放松,有利于周身气血通畅运行。

 

如此站立,少至几秒钟,多至一分钟,即会感觉回肢全身,有麻、热、胀、沉等不同程度的感觉,说明气血已达身体之梢部,是气行全身的标志。

 

收功时,慢慢伸直两腿,缓缓放下双手,就会感到双手更加发沉发胀。如此原地休息一会儿,待全身的酸胀反应消失之后,全身松快,再散散步即可。

 

王芗斋先生在他所著的《大成拳论》中,述及站桩时说:“习时须首先将全身之间架,配备安排妥当,内清虚而外脱化,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项竖、神庄、力均、气息平静、意念放大、发挺腰松,周身关节似有微屈之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以神光朗照巅顶,虚灵独存,浑身毛发有长伸直竖之势,周身内外,舒适挺拨。自身觉如云端宝树,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其悠扬相依之神情,喻日空气浴殊近相似也。然后再体会自身肌肉细胞,动荡之情态。镶炼有得,自然为正常运动。夫所谓正常者,即合乎改造生理之要道,能使贫血者,可以增血,血压高者,能使其下降而达于正常。盖因无论如何运动,都不可使心脏跳动失于常态。然在精神方面,须视此身如大冶洪炉,无物不在陶熔中。但须觉察各项细胞为自然同时工作,不得有丝毫勉强,更不许有幻象。如依上述之锻炼,则身体之筋肉不炼而自炼,神经不养而自养,周身舒畅,气质亦随之而逐渐变化。其本能之自然力,由内而外,自不难渐渐发达。然切记心身切不可用力,否则稍有注血便失松和,不松则气滞而力板,意停而神断,全体皆非矣。总之不论站桩试力或技击,只要呼吸一失常态,或横隔膜略一发紧,便是错处,愿学者宜慎行之,万勿忽视”。

 

开始站桩,由于两臂抬起的不适应,会出现“假疲劳”现象,即肩酸、臂胀、腿抖、身晃等感觉。须知这是正常现象,是桩功必经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坚持天天站桩,十天左右即可自动消失。这时再站,不仅不觉其累,反而有舒适之感,站完之后精力旺盛,犹如睡足觉早晨刚起床一样。此时方才进入站桩正轨,说明体质已明显增强。从此兴趣倍增,接着站下去,就能够进入“忘我”状态。如《清静经》所言,“内观如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如此则可使身心得到极大休歇,身不炼而自炼,性不养而自养,宿疾不治而愈,生活充满信心。王选杰先生说:“久炼此功,可收到精神充沛、气贯周身和力量浑厚之效,这就是大成拳所说的‘神元、气元、力元的混元之体,所以此桩法名为混元桩”。

 

站桩时间,可安排于早晚,白夭有暇也可以站。一般每次保持在半个小时以内为好,开始不适应,可站五分钟至十几分钟,待“假疲劳”阶段过去之后,增加为十几分钟至半个小时,坚持下去,即可达到去病健身、养性延命之效。

 

站桩功法简便易行,费时少而收效大,有病去病,无病强体,而且没有副作用,更不会出现偏差。实践证明,站桩对于慢性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头晕目眩、慢性气管炎、慢性肠胃炎、慢性肝炎、半身不遂、脑血栓、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头痛、失眠、多梦、癌肿瘤、脂肪瘤、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等等疾患,都有明显疗效。要在学者坚持站桩锻炼,久而自知,非站无以得之。“此事本然无大巧,只争逐日用功多”。 站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站桩时闭眼,容易站不稳。要双目微睁,目视前方,这样不仅可以去昏沉,亦可疗目疾。

 

2.当腿部肌肉颤动或身体发生摆动时,注意控制,以免前倾后倒,影响练功效果。

 

3.站桩前不宜饮酒,饮酒后不可站桩。

 

4.饭饱之后,休息半个小时,才可站桩。空腹亦不可站桩。

 

5.大悲、大怒、情绪波动之时不宜站桩。

 

6.过度疲劳不宜站桩。

 

7.女子月经期间,如有不适反应,不宜站桩。

 

8.失眠者上床前站一会儿,可以睡个好觉,但时间不可太长,否则引起兴奋,更加难以人睡。

 

站桩之道,不加任何意守,不讲丹田呼吸,不论时间方位,不拘场地。因此不同于一般的气功,倒很符合道家“清静无为,抱元守中”的修养功夫。《太上赤文古洞经》日:“有动之动,出于无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阴符经》 曰:“自然之道静”。站桩遵循自然之道,使人的身心在静中自然得到调养。久而久之,就能体会到《庄子》所言“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大妙”境界,就会明自站桩是合乎大道的。笃好修为之士,或可由此而悟出道中三味。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936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