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洪钧生《陈式太极拳全书》(上下编)出版发行(正文)

洪钧生《陈式太极拳全书》(上下编)出版发行

2011-04-16   本站原创   溯源
  

 
 
    经洪钧生先生弟子们几年的辛勤努力,洪钧生《陈式太极拳全书》(上下编)今春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洪钧生(1907——1996),河南禹县人,陈式太极拳泰斗陈发科的入门弟子。师从恩师十五载(1930--1944),朝夕相随,深得真传,臻于化境。他秉承师训,毕生致力于陈式太极拳的研究、普及与推广。弟子遍布全国及日本、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许多国家。日本武林称其为“太极巨星”,并成立“洪钧生太极拳研究会”,专门研究其拳法。洪钧生生前历任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武协主席、济南市武术馆高级顾问、山东省武协委员、山东大学武协顾问、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美国传统武术协会和美国华林武术总会顾问等。
    他在太极拳的理论研究上造诣很深,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首次在太极拳拳理上提出手法的“公转”与“自转”,公转的正旋、反旋;自转的逆顺以及腿部缠法的具体要求;提出太极拳要随遇平衡;首次提出太极拳在眼法上也有虚实顺逆之分;特别强调“太极是棚劲,动作走螺旋”,对棚劲做出了具体说明,对螺旋缠丝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同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武学修养,对陈式太极拳史、拳论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他熟知各家太极拳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教学实践,验证前人学说,以新的创见与解释,纠正了许多不正确的观点和误识。洪均生先生生前撰写了30余万字太极拳方面的文章,部分在刊物和杂志上发表。他积数十年心血研究陈式太极拳,七易其稿,用心铸就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全面地发展、丰富了太极拳学,为弘扬光大陈式太极拳并使其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式太极拳全书》(上下编)一书,全面收录了洪钧生先生一生在太极拳研究上的重要文献,其中有大量的未刊作品,是一部全面展示其一生太极拳学体系的著作,书中的许多学术观点,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太极拳、演练太极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持本书汇编的李恩久先生,是洪钧生先生的高徒。1950年生,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山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武术八段,陈式太极拳洪钧生拳法掌门人,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武术裁判。曾任山东省太极拳推手队主教练、山东省武协副秘书长、济南武术馆馆长兼主教练、济南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自幼师从武术家马永奎先生习武,后入选济南市武术队,师从于承惠先生。七十年代初拜洪钧生先生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在国际、全国、山东省等历届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多次赴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进行讲学交流,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融百家之长,为济南陈式太极拳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出版有多种太极拳音像作品。他根据实战需要创立的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在推手对抗中体现了太极技法的实用性,用实践论证了洪钧生先生拳理拳法的正确性,培养出了黄康辉、谢业雷、王洪平、杜林功、武丰田、李琭等15位全国冠军,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60余枚。
    在他主持下汇编的洪钧生《陈式太极拳全书》(上下编),上卷以拳理拳论为主,为洪钧生先生一生拳论系统的总汇,另有师友交往的回忆录,披露了一些太极拳发展过程中的史实。下卷主体即前已出版两次但未进入正式销售渠道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这次自出版时纠正了过去出版时的缺憾,补充了一些图照。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洪钧生先生家人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880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