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河南政协委员吁太极"申遗"(正文)

河南政协委员吁太极"申遗"

2011-01-19   中新河南网   李贵刚
  
   中新河南网郑州1月19日电 (记者 李贵刚) “太极拳作为中国原创、独创的能够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文化形态,绝不能被他国贴上标签归为己有。”河南省政协委员逯效颦19日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称,“太极”和“少林”是中国两块并驾齐驱的金字招牌,中华太极拳应致力“申遗”。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精粹,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为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所创,历经300余年,深得中国传统“易”文化和“道”文化精髓。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中国在内,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练习太极拳者已近3亿人。

  “太极拳与业已列入‘世遗’的昆曲、古琴艺术具有同等的文化品格和文化价值,”逯效颦说,“‘太极’和‘少林’是中国两块并驾齐驱的金字招牌,但中华太极拳的影响力远不及少林功夫,使其尽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势在必行。”

  据逯效颦介绍,为挽救保护太极拳,上世纪50年代以来,温县当地采取系列抢救性保护措施,不仅编写《温县武术拳械录》、《陈氏太极拳志》,还成立“太极拳开发委员会”、“太极拳研究会”,专门负责太极拳研究、挖掘、整理和普及推广工作。其中,中国首个太极博物馆也诞生于此,相关的太极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

  谈及此前韩媒爆出的“太极申遗”事件,逯效颦认为,太极拳作为中国原创、独创的能够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文化形态,绝不能被他国贴上标签归为己有。所以,加快进行太极拳申报“世遗”已是迫在眉睫。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世人所推崇,被中国国家旅游局列为特种旅游项目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1992年以来,陈家沟已成功举办多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每年吸引来自美国、德国、韩国、瑞典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来切磋拳技。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808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