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芳草杯”第三届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观感(正文)

“芳草杯”第三届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观感

2010-09-05   中国太极拳网   原福全
  



  一次创造和谐的盛会、一次推动和式太极拳团结发展的盛会。


  2010年8月20,由焦作市体育局,温县人民政府,焦作市太极拳研究会主办,温县体育局,温县赵堡镇政府,温县太极拳发展研究中心和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承办的“芳草杯”第三届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在温县武术馆拉开帷幕。这是2006年以来广大和式太极拳爱好者在太极拳发源地第三次盛大的聚会。


  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47支代表队的 500 多名和式太极拳运动员与各式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项目有:和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及器械比赛、男女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推手表演、全国功力大赛项目——桩上徒搏、纪念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诞辰200周年和式太极拳学术研讨会(即高峰论坛)。


   历时三天的活动,来自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欢聚在一起,进行着感情交流、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流。大家称这次活动为一次创造和谐的盛会、一次推动和式太极拳团结发展的盛会。
出席开幕式的阵容,表明当地各级领导对和式太极拳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交流大会的开幕式8月20日上午十点在温县太极武术馆进行。原国家武术协会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执行专家康戈武,焦作市副市长乔学达、市政协副主席和金贵,焦作市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和式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郭安民,原市政协主席、市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赵功佩,温县委书记魏曰高、县长李英杰,市县政府与相关部门以及来自上海体院、河大体院、中州大学、焦煤集团、千业水泥有限公司的领导和各地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如此规格的阵容,出席当地由一个县级民间武术团体——和式太极拳学会发起的这次活动,足以表明当地各级领导对该拳种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水到渠成,和式太极拳地被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命名为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从历史和传承关系上讲,我个人认为,太极拳六大流派的排序应该为:陈、杨、和、武、吴、孙。因为和式太极拳无论从它诞生的时间与背景,以及它蕴含的理论价值,实在是大有嚼头的。
 

  号称古国(夏代温国、商代邢国、周朝苏国)、古都(温、邢、苏三国的都城)、帝乡(晋宣帝的家乡 )的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位于怀川平原。养育华夏民族的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河)有两渎(黄河、济河)流经这里。这片热土上,有伏羲、炎黄与大禹留下的足迹,孔子老子也曾到这里传经布道,文化底蕴深厚,加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历代兵家必争。古老的中原文化和武术文化的联姻,产生了诞生于陈家沟的太极拳,历经传承发展,在毗邻的赵堡镇 ,衍生了在武术界引人瞩目的和式太极拳。在这两个太极拳流派的基础上,直接和间接地又演变出的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太极拳 ,形成了当今太极拳的六大支柱流派。


  温县的历届领导,非常重视各流派太极拳的团结和发展,提出了“大太极、大团结、大发展”口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经常以观摩交流和比赛的方式,为诞生于本县的陈式、和式与忽雷架太极拳搭建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空间与氛围。百花齐放,争芳斗艳,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进下,温县各流派太极拳实现了整体快速的发展,和式太极拳的发展形势尤为喜人,该拳种被温县正式列为温县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比赛项目,使之进而走上了世界性大赛的舞台与讲坛,在国内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宣传与发展。从1999年起,焦作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打造太极拳品牌的战略决策,将太极拳事业的发展列入了全市“十一五”的发展规划。各级领导没有忘记对和式太极拳的关爱,从市级领导岗位上退休的几位主要领导,积极为和式太极拳的发展出谋划策,分别担任了该拳种有关组织的名誉职务。和式太极拳的传人也不负重望,在倾力进行和式太极拳推广的同时,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收集史料、整理家藏,去伪存真,出版了大量介绍和式太极拳起源发展及本流派特点与风格的书籍和影像资料;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部门太极拳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和式太极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参与了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和式太极拳段位制的制定;可谓是一年一个台阶。通过和式太极拳传人们科学务实的工作,使大家拨石见玉,撩开遮挡在该拳种面前一堵五颜六色的彩障,清晰地了解了和式太极拳,促进了和式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规模性的发展。


  温县县长李英杰如是评价和式太极拳说:作为太极拳中的一支杰出代表,多年来,和式太极拳的传人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扩大了太极拳的影响力,为加深温县与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温县的知名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和式太极拳水到渠成地被国家武术管理中心正式命名为太极拳的流派。从历史和传承关系上讲,我个人认为,这六大流派的排序应该为:陈、杨、和、武、吴、孙。因为和式太极拳无论从它诞生的时间与背景,以及它蕴含的理论价值,实在是大有嚼头的。

[NextPage]

    


团结是发展的基础。


  近十多年,是和式太极拳团结与发展的黄金时代。来自各地的与会者,比赛之余,较多的话题是和式太极拳的“团结”、“发展”。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和保森在研讨会上发言时呼吁大家,“要珍惜和式太极拳发展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加强团结,共谋发展”。回想起和式太极拳发展十几年来遇到的风风雨雨,这次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会长和有禄进一步诠释说: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和式太极拳是太极拳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不仅要加强本流派内部的团结,也要搞好与其它兄弟流派的团结。只有互相尊重、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才能在共同发展中提升自我。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全国性的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几年来愈办愈大、越办越好。 无论从各地运动员专门为开幕式编排的节目,还是在各种场合各地朋友间亲密相处的交流,以及通过柔兮美哉的集体表演,都充分流露了大家对和式太极拳发展成果的愉悦分享。长期从事和式太极拳推广的侯尔良先生,来自铜川,今年70多岁,精神矍铄。他经历了和式太极拳发展的一波三折,感慨很多,给我讲,参加这次活动很高兴。和式太极拳发展到今天,靠的是大家的团结努力。这次活动,显示了和式太极拳传人团结向上的局面,不仅加深了各地和式太极拳朋友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而且对和式太极拳的宣传和推广很有好处。
 

太极拳活动——被大学生看中的社会实践


  在开幕式上,有项中州大学向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授“中州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牌子的内容。一个大学,派出校团委书记孔颖和下属外国语学院的党支部书记吕志鸿带领七八名学生参加和参与这次活动,令我兴趣油生。我和该校的王春杰老师与几名学生聊起了此事, 他们讲:中州大学建校30年来,校领导很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在各地建立了一些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但将温县的一个太极拳组织作为基地,还是首次。温县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文化氛围浓厚。太极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底蕴深厚,充满哲理,它不仅是一门武术,重要的是能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启迪人的思辩能力,让人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强身中睿智,在练习中修心。现在党中央提出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齐头并进,任何建设,都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明的人力资源,太极拳是创造和谐、促进健康、培育文明的拳种,所以校领导从文化的高度,提升和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家受益匪浅。


  太极拳之所以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我想这正是它吸引力的重要部分。被称为“代理架”的和式太极,在这方面将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

[NextPage]

 


               
 

 

和式太极名家侯尔良在高峰论坛

 

 

和式太极名家和宝森在高峰论坛作报告

 

 

 

和式太极名家和定乾在高峰论坛

 

 

中国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执行专家康戈武在高峰论坛作报告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736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