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节前后的几天,流经温州市中心的温瑞横河,水面上总是锣鼓喧天,喊声此起彼伏,在岸上一阵阵的鞭炮声中, 年一度的龙舟竞渡,把这里的气氛渲染得异常喧腾,其热其闹,丝毫不亚于我们北方城市的元宵会演。
2010年6月17号,端午后的第一天,温州市的人们仍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来自周围村、组的龙舟大赛仍意犹未尽地在举行。
应温州市鱼鳞浃村的邀请,温州陈式太极养生会所的会员和村民将同舟合力,参加今天的龙舟大赛。
午饭后,在会长陈上党的带领下,部分会员来到了鱼鳞浃村。这个村位于温州市中心地带,村民傍河而居。村名“鱼鳞浃”,足以使人联想到此村的地理与生活环境。这是一个城中村,那些还没被拆迁的低矮的小楼和平房,在四周林立高楼的包围中,老气地观察着河水的涨落,和现代化的建筑进行着历史的对话。如今,这里的居住者,大多数是外来的“淘金者”,村里的原居民,大多数随着城市的征地改造,搬到别处现代化的高楼及公寓住了。村里的陈家祠堂,庄严地坐落在河边,继续发挥着凝聚村民的绝对权威。鱼鳞浃村不到2000口人,清一色的陈姓户家,这些早年中原迁徙者的后裔,同宗相护,同族相依,早已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之中。陈姓是中国的大姓之一,这里的陈氏家族,为河南温县的陈家有人创编了太极拳而骄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陈上党的带领下,村里曾往陈家沟输送了十几名学习太极拳的学员。这些学员,有的后来分别进入了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村里不少人,对陈式太极拳情有独钟,许多人不断到陈上党开办的陈式太极养生会所学习太极拳。情缘所致,端午佳节,他们自然想到了温州市政府前边的陈式太极养生会所。和会所会员们同舟奋浆,参加一场刺激神经的龙舟大赛,更显得陈家的荣耀。
由于我们晚了一步,村民们出发前的祭奠仪式刚刚在村里陈家祠堂结束。虽未看到参赛前的壮行仪式,但从祠堂大殿里鼎盛的香火和院子里两排直立的直径30公分、高一米有余的大腊,可以想象到仪式的隆重。几位中年妇女,在院里忙着收拾碗筷,整理桌子。十几张铺上桌布的圆桌,一会儿还要招待比赛归来的“英雄”。院子里热气腾腾的大笼,向外喷发着诱人的肉香。
一会就要出发了,有人在岸上点燃了鞭炮和带烟火功能的冲天炮。咚咚直响的炮声,将旁边小叶榕树的树枝震得索索有声。一位60多岁的老同志给我讲,这棵树的树龄已百岁以上。它是这个村子百年衰兴的见证者,村子里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在它的呵护下长大。难怪两个用于烧香插腊的炉、坛,就置放在榕树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