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探访莱州非遗之三吴式太极:百年武术老架展英姿(正文)

探访莱州非遗之三吴式太极:百年武术老架展英姿

2010-04-10   胶东在线   未知
  



老照片



古迹



证书



修良在演示太极棍



修良的女徒弟展身手

  吴式太极,起初习练它用来看家护院的功能已经弱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它当作修身养性的功夫勤加练习,莱州街头广场随处可见太极爱好者的身影。作为一种百年绝门,传统吴式太极的套路和剑枪棍的功夫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NextPage]

  吴式太极:百年武术老架展英姿

  胶东在线网4月9日讯(通讯员 文武 文平 向荣 国英)在吴式太极的家乡莱州市程郭镇大武官村,随便拉出一个人都练过太极拳,自从修丕勋将吴式太极引入莱州,这朵武术奇葩便在莱州大地开花,更传至全国以及海外。日前,吴式太极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走进大武官村探访这一百年功夫的传奇历程。

  太极高手藏民间

  张三丰的太极功夫被越来越多的武侠片所神化,每当看到那挥洒自如间打倒对手的功夫心里便生出无限的羡慕,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学会这一神技,对于武林高手更是心生钦佩,在大武官村记者发现遍地武林中人,更结识了吴式太极的高手修良。

  修良是吴式太极拳二代传人修丕勋的长子,自十几岁就开始习练太极拳,如今不仅精通八十八式拳术老架,刀剑枪棍等器械也是样样精通。修良长年收徒授艺,在他家门口几位彪形大汉立在两边,这些都是修良的徒弟,叉开的双脚一看就稳如泰山,虎背熊腰的体格很有练武之人的风范。修良本人身形瘦小,但能把彪形的徒弟轻松放倒,弟子们说起他的功夫佩服得无体投地。

  “麻雀飞不出他的手掌心。”说起吴式太极的始祖王茂斋,修良的徒弟们崇拜得不得了,“太极拳可以卸劲,麻雀站在王茂斋的手掌心里飞不出去,就是被卸掉了身上的力气。”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习练太极拳可以让人感觉灵敏,就像对方还未出手,我已洞悉了他的方向,在对方的手刚想动时先一步出手制住他。”修良说。修良还说了关于父亲丕勋的一个故事,曾经在平里店原来习练过外家拳的周逢歧跟着修丕勋习练太极拳,有一年到师父家里拜年,路上遇到师兄两人就推起手来。结果谁也不服谁,就到师父修丕勋面前讲理,周逢歧说这样练不对,应该那样练,修丕勋说道那咱俩过过招,结果周逢歧刚碰到师父就向后退了五、六步又翻了个跟头才停下。

  麻刀铺走出两代宗师

  吴式太极的始祖王茂斋(1862-1940年)和第二代传人修丕勋(1897-1976年)都是大武官村人,两人家里都在北京经营麻刀铺(也就是现在的建材店)。

  王茂斋经营着“通盛福”,他跟随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蝉的弟子吴全佑习练太极拳,是一代宗师吴鉴泉的师兄,在当时威望极高。清朝同治年间,杨露蝉受聘于端王府传授太极拳,得其真传者有万春、凌山、全佑3人。19世纪末期,王茂斋师从全佑,有幸得其真传。在师父吴全佑过世后,王茂斋与全佑之子吴鉴泉按师父的传授参悟拳理、切磋技艺,经过数年的研悟,创编出松柔轻灵、严密紧凑的太极新派——后称吴式太极拳。

  后来,吴鉴泉受邀南下传拳,吴式太极拳形成南北两派,武术界素称“南吴北王”,南吴即吴鉴泉,北王即王茂斋,至今,以北京为主的我国北方地区习吴氏太极拳者多是王茂斋的门下。王茂斋一生收有八个徒弟,有名的弟子之一是吴式太极在莱州的传播者修丕勋。

  修丕勋家自幼酷爱武术,练过八卦掌。他的大哥在北京开麻刀铺,28岁那年专门入京拜王茂斋为师学习吴式太极,8年时间终得太极拳真传。

  开办国术馆传授吴式太极

  修丕勋学成后回到家乡就致力于吴式太极拳的传播,《莱州市志》中有记载:1934年3月,县长刘国斌首倡成立掖县国术馆,自任馆长,此为境内体育机构设立之始。但该馆并非全县体育领导机构,仅招收百余名学员由武术师教练中国武术。在《莱州市志》“农民体育”中记载:境内民间历来有练拳习武的习惯。清末民初,每到秋收冬藏之后,部分民间武术师就收徒传艺,几乎村村有习武之人。特别是程郭、过西、西由、夏邱一带,武术流传颇广。1934年,掖县成立国术馆,招收学员100余名,由县内武林高手林占令、修丕勋、殷河清、曹培乐等教授太极拳、八卦拳、长拳、形意拳等。1936年,林占令、修丕勋带领学员到济南参加擂台赛,学员杨其才把某司令的孙子打下擂台,一时传为佳话。国术馆的开设,对民间习武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修丕勋在国术馆收的第一批徒弟共6人,当时王茂斋还专程从北京赶来。在修良家中还保存着当时王茂斋与父亲和6位徒弟的合影。国术馆办了三年,碰上“七七事变”后撤销了,王茂斋于是回乡务农,十里八乡慕名上门学艺的人聚集到他家,人们在院子里能练到深夜。

  修丕勋为我市体育运动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他的大儿子修良家里有一张“掖县第五届运动委员会”修丕勋的“体育运动奖状”,上面标有:组别武术、项目太极、名次壹等,时间是1957年5月5日。

  伴着《少林寺》的热播再次红火

  吴式太极在修丕勋的传播下,发展至莱州各地,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其陷入瘫痪。“当时被批为''''牛鬼蛇神'''',没人敢练了,只是一些热爱者私下偷偷练。”修良说。那段日子吴式太极拳像被打入了冷宫,雪藏起来,但随着电影《少林寺》在全国的热播,莱州市又掀起了习练太极拳的热潮。修丕勋的两个儿子修良、修占得父亲真传,都在家里传授太极拳。修占更是走出莱州,到东营、哈尔滨等地传授吴式太极拳,创办了莱州市吴式太极拳研究协会,修占任会长,他还担任着莱州中华武校武术顾问、莱州市武术协会特别顾问的职务,2005年被评为烟台市十大拳师之一。

  修占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表演武术的武术小子们的武术顾问,而且他本人也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向各国来宾表演了精彩的中华武术,成为一颗耀眼的武术明星。当他在北京表演茂斋老架时,一出手就吸引了太极拳的爱好者。现在街头人们常练的太极多是二十四式,这是迎合现代人的需要而改编的。而传统的茂斋老架有八十八式,要复杂的多,现在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像是刀剑枪棍等器械会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王茂斋在大武官村的老宅子已经被保护起来,他在村南的坟更是吸引了无数喜爱太极的人前来祭拜,经常有北京和哈尔滨等地的人前来祭拜。

  说起吴式太极的徒弟到底有多少,修良憨憨地笑了,“哪里记得清,只要品行好的上门来学我就教,现在也不止成千上万了。”修占在中华武校担任武术顾问,更有外国人慕名来学。

  百年老架受关注

  说起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前景,修良不无担忧:“习练太极拳可以修身养性,虽然练太极的人多了,但学习百年老架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器械方面会的人更少了。”修良的几位徒弟虽然跟他学习了正宗的老架,但器械方面却只是学了一两样,四种器械都会的并不多。他们向记者展示了吴式太极的刀剑枪棍和老架,太极的招式看似舒缓但却隐含劲力,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刀剑枪练下来,修良也抢起棍子表演了太极棍,别看他已经66岁,舞起来依然虎虎生风,引得徒弟们阵阵喝彩。记者虽然只是看热闹,也被感染了。

  修良的徒弟李伟习练的是太极枪,五路枪法他花了三年的功夫全部学会,这在吴式太极的传人中是不多见。“太极枪抖起来需要很强的臂力。”李伟告诉记者,他从五年前开始练习太极拳,因为与师父同村,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老架到推手再到器械,功夫长进很快,每天他都要练功到半夜。修占的女儿修淑玉在太极刀上的造诣颇深,村里的妇女们每天都跟着她在小广场上练习,女英雄的英姿展露无遗。

  如今,吴式太极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悠久的历史性、厚重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文化性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相信这一百年绝活会更加鲜活地传承下去。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654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