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玉庆(右二)的徒弟中,有教授,有学者,当然还有博士和硕士。首席摄影记者范佳德
■扯东道西
蓝精灵:你们知道理工大学校园里面有位太极拳大师吗?
神勇科南:知道,经常有人在体育馆门前推手练功什么的,我看着和电视上演得不大一样很厉害吗?
蓝精灵:“很厉害吗? ”那是相当厉害,人家这套拳法几乎都失传了,是最接近太极拳古意的。不然能被理工大学请去嘛。
神勇科南:真的啊,我说怎么和一般的太极不一样呢,我得赶紧拜师去。
郑玉庆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大连普通工人,师从伯父学得一手传承百年的古老太极拳法。唐立民,我国著名力学专家,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这两位毫无关联的老人却因太极拳结缘,演绎了一个高校里的武林故事。
14年前,唐立民先生第一次见到郑玉庆,折服于郑师傅的太极绝学,1997年,唐立民特聘郑玉庆为课外体育教师。此后13年来,这位工人出身的太极宗师在大学校园内传授太极,他的学生包括知名学者、院长、教授、博士、硕士。
“老架太极”大连独一份全国罕见
郑玉庆的太极拳是跟随自己的伯父学习的,6岁学拳,郑玉庆并不知伯父的太极拳究竟有多厉害,直到学成后,伯父传给他一本拳谱,上面写着师承脉络,郑玉庆才知自己竟是太极一代宗师王茂斋老人的二代弟子。
说起百年来太极拳的兴起,郑玉庆侃侃而谈,百年第一人杨禄禅进宫廷传授武艺,传人吴全佑为第二代传人,王茂斋与吴全佑之子吴鉴泉为第三代弟子,被当时的武林誉为“南吴北王”。王茂斋可视为近代太极拳宗师,郑玉庆的伯父正是王茂斋的关门弟子。
与其他太极拳式不同,郑玉庆的拳法更接近于太极拳古意,与现在流行的陈式、杨式、吴式太极拳有所区别。郑玉庆伯侄一直在家传授,未受社会潮流影响,因而保持了早期太极拳原型的风格,讲究刚柔并济、大开大阖,在套路中还保留着腾挪闪展、发力发声等武技动作,并注重实战应用、沾走化打、蓄发收放等原理。
郑玉庆伯父曾为出家道长,当年在大连武林中赫赫有名,人送外号“郑和尚”。“这是别人不知道,以为我伯父是僧人呢。 ”郑玉庆淡然一笑。从20岁开始代师授拳,郑玉庆在大连也无人不知,但郑玉庆却不喜功名,很少参与武术比赛等。“自己在家练拳就行了。”郑玉庆说,自己早年甚至拒绝拜师收徒。
而在参加1990年北京迎亚运会的全国性太极拳比赛大会上,郑玉庆突然意识到自己这套拳法的重要意义。郑玉庆表演的太极拳与旁人大相径庭,令不少人费解。而著名太极拳大师王培生一见这套拳法,竟极为激动。“他说这是太极拳的老架,见过师爷王茂斋打过。 ”郑玉庆说,由此,他的这套拳法被定义为“茂斋老架太极拳”。
慧眼伯乐将传统太极引入名校
唐立民先生,我国著名力学专家,大连理工大学原研究生院院长,早年留学美国,后为报效国家回国任教。这位喝过多年洋墨水的老先生却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竭尽全力。 12月26日,记者见到86岁的唐先生,说起这段太极之缘,唐先生颇为感慨,“太极是与中国哲学联结起来的,这个东西不能丢。 ”
“中国有两样东西是国外没有对应的。 ”唐先生说,这两样东西,一是书法,一是太极。国外有所谓武术、拳击,多为搏击或格斗,而达到太极这样与文化贯穿,甚至体现哲学的武学,在国外是没有的。
唐先生拿出一本太极拳意的书籍,将力学与太极、中国文化与太极一起分析,力量转化、阴阳转化的中西文化交融。唐先生思路极为敏捷,甚至举手与记者角力,以让记者感受到太极微妙之处。
初识郑玉庆,唐先生记得郑师傅是个不善言辞之人,只说让众人过过招,感受一下。“我只试了一下,马上发现这是个好东西。”唐先生说,当时郑师傅将太极拳意展示得淋漓尽致,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与大多数太极拳相比,郑玉庆更能体现太极拳意。
“一所大学应该包容各种文化,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失传,比如国画等,而太极是一个活的文化,很难沿袭,如果不立即继承下来,很可能就消失了。 ”唐先生说,因此他做出特聘郑玉庆的决定。
太极传承花开大学校园
这一聘就是13年,郑玉庆成了大连理工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开设太极拳学习班,引来千余名学子参加。而在体育馆门前的空地上,无论冬夏,时常可见一群白发老者和年轻学子一起练习,这群人中博士生导师、各系院长、教授、博士、硕士,全是精英。
郑玉庆的入门功夫简单得令人无法置信,右手成钩向下,左手为掌,掌心向外,手掌立起。一个拳架子,一举就是几小时。刚到学校时,不少人对此也颇为疑惑,甚至不少留学生想与郑玉庆“切磋”一番。
一次,一名身高近两米,体重200多斤的外国留学生,见到郑玉庆与老师正在空地练拳,郑师傅与一位退休老师推手练功,一来一去全无力量,让这名学生很奇怪,这种打法怎能御敌。小伙子向郑玉庆发起挑战,然后刚一近身,就被郑玉庆掀倒在地,来回两次,小伙子气得直跺脚,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原理。“太极拳的精髓体现在他的技击之中,只有了解太极拳的技击,才能懂得太极文化。 ”郑玉庆说,太极是阴阳转化、力量转化,是人体内在力的转动。“现在很多太极拳只能叫太极操,拳是有攻击的意思的,操就是健身。 ”心直口快的郑玉庆不会讲太多道理,只是在传承古老拳法上,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现代人太功利,若要学习太极拳,10年才能磨砺出来。 ”
首席记者王博文 实习生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