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武术不应在炒作中迷失(正文)

武术不应在炒作中迷失

2009-12-21   人民日报   钟文
  

  12月20日,河南省滑县宏武拳社的少年儿童正在练习武术。河南省滑县城关镇宏武拳社开办一年多来,200余名青少年利用周末、假日在这里学习武术基本功和表演套路,强身健体的同时,为以后参加体育专业院校招生和影视表演奠定了基础。 中新社发 王子瑞 摄

  一场曾在社会上引发热议的中泰拳王争霸赛,以中方4∶1获胜而偃旗息鼓。纵观整个赛事的运作、进展全程,人们不难获取这样的印象——赛前炒作比赛事本身更“精彩”。

  赛前的争议,曾使人们对这场中泰拳王争霸充满期待。及至赛事落幕,人们似乎终于明白——这不过是一场胜负早已注定的比赛。因为散打与泰拳的技术差异,比赛规则的制订只能使比赛更多地倾向于“礼节性的交往”,而很难达到当事双方完全认可的“高度默契”。

  以比武打擂挑动民族情结,是影视作品中惯用的技法。在中国人被辱为“东亚病夫”的特殊时代,以武报国的武林侠士,总能博得广大民众的特别爱戴。这是塑造了李小龙、霍元甲、陈真、黄飞鸿等侠者形象的影视剧,能够一度风靡海内外的重要原因。此次中泰拳王争霸赛前,赛事中介不断抛出泰国拳手放言中国武术不值一提、泰国拳手向少林寺下战书、少林寺“闭门休战”、武当和峨眉派掌门主动请战等诸多噱头,引得海内海外、网上网下舆论哗然。

  直到赛事尘埃落定,笼罩在赛事之上的神秘色彩才逐渐淡去,一直云里雾里的民众也才得窥事实真相:原来,此前有关泰国拳手看轻中国武术的言论以及泰国拳手向少林寺挑战的举动,纯属子虚乌有。而类似此次中泰拳王争霸这样的比赛,在国内并非首次举办。以往的事实已经证明:此类比赛不过是普通的商业赛事,能请到什么样的选手参赛原本就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举办类似赛事,为的只是加强中泰两国文化体育交流,和比武打擂、爱国热情等根本扯不上关系。

  现在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一场普通的商业赛事能够渲染出这么大的波澜?为什么那么多网友宁愿相信少林寺休战而对其口诛笔伐?为何传说中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那么不被现代人了解和熟知?

  有人说,武术已被现代人淡忘。从这个角度讲,不管动机、效果如何,中泰拳王争霸能让更多人关注武术,怎么说都是一份贡献;也有人说,靠争强斗狠为噱头来炒作武术,不但背离了武术的根本,更是武术的悲哀。

  的确,在经历了影视热的虚幻和技击热的探索之后,武术不应继续在炒作中迷失,而应在困境中重新正视自己:武术没有影视作品渲染的那么神奇,靠技击打天下非但展示不出风采,有时还起反作用……

  人间正道是沧桑。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接纳武术为强身健体的手段,让积淀着传统文化精华的武术被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或许是武术推广虽艰难但踏实的路径。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604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