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孜孜以“拳”推广健身之道(正文)

孜孜以“拳”推广健身之道

2009-12-07   梅州日报   刘奕宏 吴克霖
  

在最近举行的2009年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上,郑素霞一举夺得6个项目的金奖

在最近举行的2009年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上,一位风尘仆仆从香港赶回代表梅州参赛的女性,以矫健的身手、规范的动作、气定神闲的身姿,一举夺得6个项目的金奖,她就是原市太极拳协会总教练郑素霞。作为改革开放后梅州太极拳健身活动的早期参与者之一,郑素霞目前的太极拳技术水准在梅城太极拳爱好者间有良好的口碑,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练习太极拳获得良好身心健康后,她不吝向他人传授心得,积极参与市太极拳协会梅城各辅导站点的练习指导,为我市太极拳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奉献一己之力。

在今年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31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这位太极拳的爱好者和热心人,了解她过去20多年来投身太极拳健身的心路历程,从而以一个侧面反映我市太极拳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郑素霞是广东汉剧院的一名普通职工,上世纪80年代初,刚过而立之年的她就因胃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成为医院的常客。在一位医生的建议下,她开始练习太极拳进行辅助治疗。郑素霞先师从前辈邓淦铭学习吴式太极拳、刀等套路,并学习了太极推手,随后跟从曾志勇等教练学习太极拳的国家竞赛套路。经过几年勤学苦练和持之以恒的练习,她的体质不断增强,加之有效地配合疾病治疗,从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变成了身强体壮的运动员。这时,郑素霞萌生了一个念头:当一名太极拳教练,帮助更多的人参与这项健身活动。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为进一步提高拳术,她专程到广州拜师省太极拳协会教练、有“武术百杰”之称的黄本乐,获指点规范比赛动作,又向北京来梅传授技艺的太极拳名师祝大彤寻求指点。1990年郑素霞开始在城区担任太极拳教练,1997年任市太极拳研究会教练,直到2004年任协会的总教练,经常起早摸黑参与太极拳的推广工作,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传授和示范练习套路。10多年来,在市太极拳协会的努力下,梅城参与太极拳健身活动的人数由二三百人发展到光正式协会会员就有1300多人,全城晨练点32个。取得这一成绩,其中就有郑素霞的辛劳和汗水,期间她参加省市以上级别的比赛或表演,除上述6项金奖外,还获得10项金奖、9项银奖和4项铜奖。

为照顾在香港定居的年迈双亲,香港回归前后,郑素霞频频往香港探亲。近几年为陪伴照料母亲,她更是一年之中有9个月的时间停留在香港。即使到了国际大都会,在照顾好老人之余,她依然坚持天天打太极拳,不改推广传授太极拳的热情。在九龙观塘月华街公园练拳期间,她规范协调的国家套路动作,吸引了当地太极拳爱好者的注意,纷纷向她请教。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快,爱好者练拳的时间往往较短而注重练习的质量,郑素霞根据这一特点,制定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国家套路在当地的开展,而今在月华街公园、维多利亚公园乃至一些健身会所,常可见到她忙碌的身影。

(刘奕宏 吴克霖)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598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