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菏泽学拳杂记(正文)

菏泽学拳杂记

2009-09-25   中国太极拳网   西山一叶
  


  前几天,一好友询问去菏泽学拳如何?答以不虚此行。菏泽此行,虽只短短七天,却在我平淡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至今想起,犹如昨日。

缘  起

  每一个男孩子大概都有过学武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十二、三岁时,曾模仿着杂志上的武术套路练了一段时间,随着岁月的蹉跎,武术之梦似乎渐渐远去了。读研期间,踢足球受了伤,才静下心来寻觅一种更好的健身方式。深埋心底的武术梦想重新被唤醒,但学什么?怎么学?懵懂中跟随老陆站了几天大成拳桩,又想着跟老冯去他河南老家学习太极拳,机缘巧合,一个偶然机会,听说一学武多年之人,却败在山东菏泽一学拳不到两年的小伙手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遂决定赴荷泽学拳。


一波三折


  去年暑假,我和李老师约好,火车票也已买好,却因学校有事而作罢。在这一年里,也翻看了一些太极拳书籍,认识到太极拳不仅仅是拳,更是一种文化,越发想学。好不容易敖到今年暑假,却又遭到亲友的反对,特别是父亲,他坚持认为太极拳是老头、老太太的事,最终在我软磨硬泡之下同意了。


初识太极

  第一天上午,李老师给我们讲洪式太极拳的掌、拳、钩。详细讲解了手臂自转并进行了专项训练,在讲了自转的顺逆缠法及用法后,李老师让我来感受一下。李老师把手放在我的胸前,微微一动,我还来不及反应,整个人就飞了出去3米多远。后来我看了王贵锦师兄录的视频,从老师一发力,到我落地一个后滚翻起来时间仅1秒。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NextPage]



作者拳照


学拳趣事

  本次学拳者,可谓老中少皆有,既有如我无任何传统武术基础者,也有如老刘熟练几十年外家功夫者,更有巾帼不让须眉,来自河南的赵姐。赵姐在学了小缠丝后,到处找人练习,把我拿得呲牙裂嘴,就是老刘也被拿得满地转圈,赵姐却一脸茫然:我还没用力呢!

  李老师在教每招每式后,都要讲解其用法,自然每次都要找人陪练,一开始大家还跃跃欲试,老师应变之多、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在被采、拿、捋等等之后,最后却无人敢接近老师,因为只要和老师一接手,肯定要飞出去。


幸遇明师

  有人说,学习太极拳,一定要有好老师。其实学习那一门知识都需要一个好老师。通过七天的学习,对李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老师之渊博知识、雅量胸怀、过人胆识无不让人敬佩。真是后悔没有早日认识李老师。试举几例,以飨同好。

  李老师在讲拳过程中,各种知识总是随手拈来,老师知道我和老刘本科皆学物理,故老师总是以物理知识来启发、诱导我俩,并在讲单鞭的第二动作时,让我为赵姐讲解加速度。

  某日练拳余暇,问及老师学拳经历。李老师自言早年也曾下海经商,后因实在太爱太极拳而放弃,谈及昔日伙伴今已家产数千万时,老师以各有所好一语淡淡带过(给我以莫大震撼)。

  洪公所创此拳本已精妙,但李老师却在学拳时,敢于向洪老、韩老、何老质疑并又在此拳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累并快乐着

  相约太极,相聚荷泽。缘于太极拳,认识了诸多好朋友,也发现了并非仅仅只有我不远千里来菏泽学拳,辽宁的刘老师,几乎每月都来菏泽学拳的济南牟晓咏,还有从深圳乘飞机来学了一上午拳的严海涛,即将赴美国读硕博连读的马乐园,大家的学拳热情相互感染着,相互促进着。在这七天的时间里,很累,但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太极拳的门外汉变成了初学者,虽然是刚刚起步,但在这七天的时间里,却培养了我对太极拳足够的兴趣。也给了我极大的动力去学好洪式太极拳。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545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