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推动“功夫文化” 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正文)

推动“功夫文化” 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2009-07-14   广州日报   施绍宗
  
       从来没有人投资这么多钱搞过功夫比赛,也从来没有一个搞功夫大赛的人像他那么神秘,为了揭开一些内幕,本报记者采访了世纪荣华国际文化传媒(集团)的老板荣建国。2009年首届世界功夫王争霸赛将于7月17日和18日在广州新体育馆举行,这一大赛正是荣建国牵头创办的。

  荣建国说他对中国功夫很有兴趣,他策划筹备世界功夫王争霸赛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今年55岁的荣建国1971年至1980年在部队工作,“我那时是位特种兵,在新疆服役。”荣建国向本报记者介绍。荣建国是一名传统武术的练习者,他是中国心(形)意武术专业委员会的会长。现在他有两大集团,一是企业集团,包括高速公路公司、发电厂、金矿、房地产等;二是传媒集团,包括体育公司、影视公司、网络公司等。

  筹拍100集电影《功夫宝贝》

  荣建国与国家体育总局签订了5年的合约,争取在5年内将世界功夫王争霸赛打造成一个品牌。“与此相关的产业同时在做,延伸的东西很多,如系列电影《功夫宝贝》。”荣建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说,“《功夫宝贝》是系列电影,准备拍100部,全部都是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我们与北大传媒中心合作,编导都是北大传媒中心的人,故事也是发生在北大。”

  “故事都是北大的吗?”本报记者问。“是各个大学的。影片由我投资,一年拍3部。”荣建国答。“那岂不是要拍30多年?”本报记者问。荣建国听了,也不解释,只是呵呵笑。本报记者又问:“现在的人拍电影,都是看见好卖才继续拍下去的,你现在第一部都还未动手,就计划投资拍100部,假如第一部电影票房不佳,你还拍下去吗?”荣建国说:“我不在乎票房,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宣传功夫文化。”荣建国还解释说,《功夫宝贝》的故事背景之所以选择在大学校园,是为了让大学生喜欢看,全国现在有7000万大学生,这个数字可不少。而之所以把《功夫宝贝》的观众群主要定为大学生,则是因为,影片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的,推广功夫文化不是宣扬打打杀杀,大学生年轻而又有文化,是推广中国功夫文化最好的人群。

  “功夫文化就是赔本的买卖”

  本报记者又问荣建国:“你现在搞体育文化产业,找到赢利模式了吗?”

  荣建国一听这个问题就有点激动:“我没有赢利模式,就是赔本的买卖。说得好听点,我搞功夫文化,也是出于一种民族责任感。要按赢利模式去做,是没法做的。我之所以选择做赔本买卖,首先是因为我有这个实力,我赔得起。内在的原因是我想回报社会,回报民族,为中国的体育文化产业作些贡献。武术是中国的国宝,我们要珍惜啊。”

  荣建国断言,文化产业在十年内都没法赢利,因为中国的文化市场太落后了,现在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大家都来做,发展就会快一些。“一生中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体现自己的价值,有实力就要回报社会。为了什么?为了开心,为了一辈子没白活。就这么简单!”荣建国最后说。

  荣建国一直都很低调,不愿多说,也希望媒体多关注比赛,少报道他个人。本报记者半开玩笑地对荣老板说:“你说了半天,总结起来就是6个字:不差钱,不宣传。”荣建国听了,一笑置之。

  荣建国认为,中国功夫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荣誉,中国功夫必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精神的复兴发挥独特的价值作用。

  “世界功夫王争霸赛将以全新的理念诠释功夫真谛,为世界各种功夫之间的竞技和交流提供一个最为公开、公平、公正的国际平台,展示各国功夫的魅力,彰显中国功夫的真正精髓和文化底蕴。我们将以功夫带动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功夫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国际交往,弘扬和发展中国功夫品牌,推动‘功夫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荣建国最后说。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504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