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演千里寻宝记,续太极忽雷缘(正文)

演千里寻宝记,续太极忽雷缘

2009-04-08   中国太极拳网   张长念
  



作者与张德旺老师合影与陈家沟


  中原的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然而忽雷架太极拳又中华武术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忽雷架渊地河南温县陈新庄,陈青萍高徒李景炎创编,张国栋补苴罅漏,使忽雷架趋于系统完善。太极忽雷架国内外习者众多,现已传至第七代。

  我自幼习武,习练忽雷架太极拳已有多年,对此拳术几近痴迷,经常来到温县忽雷太极世家张敬玉、张锡玉、张德旺三位老师家聆听教诲、悉心钻研。09年春节假期,我又一次特地从工作单位北京首都体育学院来到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新庄,千里寻宝,欲尽得大师们的珍藏。

  此次陈新庄之行,我先在张国栋之孙张锡玉老师家,学练、正型、深研忽雷架,后由次孙子张德旺大师点拨,更加深悟内涵精髓非一日之功。此外我此行还有更多的收获,那就是结识了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知名作家、温县文化局副局长严双军先生。2009年2月9日我和张锡玉、张德旺两位老师冒着寒冬的毛毛细雨,骑车来到温县文化局找严双军局长。当时天气特别湿冷,但为了找到专家深入了解中原的文化遗产,我丝毫没有在意,反而非常兴奋和激动。严局长正在整理温县太极拳资料以及筹备将至的河南省太极拳文化节,繁忙之中接待了我们。严局长是个非常朴实的文化型的干部,没有一点官架子,一见面便向我嘘寒问暖,说鉴于我千里迢迢到这里不容易,给我详细系统地阐述了中原太极拳各门各派的产生及演变,介绍了从温县地方到远赴北京向联合国申报太极拳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辛苦过程,并谈及正在筹办河南省外办、文化局主办的河南太极拳文化节。从这位才华横溢、满身洋溢着工作热情的年轻局长身上,我清晰的看到了坚信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光芒,是我更加坚定了太极拳普及世界、造福人类的信心。除负责太极拳申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的基础工作,严双军还负责发源于温县的余几家太极拳流派——忽雷架太极拳、和式太极拳、腾落架太极拳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此外我们还观看了严局长在北京作为主要负责人制作的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资料,使我深感他对工作严谨负责的态度以及奉献祖国传统文化复兴事业的敬业精神,并为之对中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深造诣所折服。

  夜深了外面的细雨还在下个不停,房檐外面的滴答雨声,我竟似乎一点都没有听见,只听得严局长娓娓道来博大精深的中原太极文化。我向严局长郑重表示,一定凭借自己的身处北京的地域优势和外语方面的微薄能力为太极拳文化的国际传播和造福人类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贡献。严局长欣慰之余表示隔日一定要带领电视台媒体赴陈新庄为太极忽雷架摄影取材。

  2009年2月11日,严局长带领县电视台新闻部和文化局相关人员如约而至,在张德旺老师家拍摄少儿和成年人演练忽雷架动作及器械,又到黄河边拍摄个体和集体演练,我演示了忽雷架一路全套动作和部分器械套路,顺利结束后我们全体合影留念,分别时大家依依不舍,相约2009年8月的国际太极拳文化节。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张长念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



跟张随胜老师学习推手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471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