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南京八卦掌高手常遭遇“踢馆”(正文)

南京八卦掌高手常遭遇“踢馆”

2008-10-28   扬子晚报   张洪 马祚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电影里的经典台词让人记忆深刻。其实,说到江湖神秘、武侠情结,不如说人人都有一个梦,一个仗剑千里、快意恩仇的武侠梦,想来这就是江湖总在我们心中存在的缘由吧!本报记者近日在南京展开民间武林高手搜索行动,并推出“身边的武林”系列,为你讲述一个我们身边的现代江湖。

  专题策划张洪

  傍晚7点多钟,山西路市民广场,一群身着白衣的年轻人在老师的指点下,一字排开摆好架势,只见他们竖起两掌,身子像绕着一棵大树似的滴溜溜直转圈。看到这一幕你也许感到眼熟,没错,这种功夫正是电影《武林志》中武林高手东方旭用来打败俄国大力士的神功绝技——八卦掌。而带着这群年轻人习武的师傅名叫陈经久,一位40多岁的中年汉子,八卦掌在南京的传承者,此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南京著名的武术网上版块——金陵国术版的版主。

  练站桩练了半年

  因为从小体弱多病的缘故,7岁的陈经久开始跟着哥哥在五台山体育场练拳。说是练拳,其实也没有老师教,只是一帮小孩儿照着不知道哪里学来的野招式“对打”。然而,正是这些没有章法的瞎练让陈经久的身体一天天变得强壮起来,更重要的是,这个7岁的少年开始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武痴。

  那时,陈经久满脑子想的就是正式拜师学艺,后来经人介绍,一位在五台山练拳的袁师傅走进了他的视线,袁师傅练的是八卦掌,施展起来动作飘盈、连贯,据说杀伤力也很大,陈经久二话不说当即拜师。

  可让陈经久意外的是,袁师傅对收徒这件事并不热衷,他每次只是让年幼的陈经久练站桩,先把底盘站稳,这一练就是半年。即使是现在回忆起来,陈经 久依然觉得那段日子“苦不堪言”:“毕竟那时候我还小呢!练站桩就像个木桩子那样戳着,又累又枯燥,而且八卦掌功夫里的桩还很多,像‘八卦混元桩’、‘八卦立掌桩’,每一种都有自己特定的招式,一个桩往往要练上40分钟,我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陈经久爽朗地笑出了声。

  出差途中出手制恶

  八卦掌讲究的是在旋转中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以小博大,或是以巧取胜。陈经久说,这种打法的设计思想便是“一对多”,所以有时候比较实用,90年代在郑州的一次出差经历让他记忆犹新。

  那次是单位安排陈经久到郑州出差,一天晚上他独自出去散步时,就听见广场上有个微弱的声音在喊“快来人啊!抢钱了!”陈经久赶紧奔了过去,一 看,原来四五个男子正在抢一个女同志的挎包。练武多年的陈经久一看,当时就热血沸腾起来,大喝一声:“你们给我住手”(这一幕我们在武侠电影里几乎经常看到)。见有人出头,其中一个人一声不吭,拿着棍子就冲了过来。说实话,陈经久虽然有武艺在身,但初次见到这样的阵仗心里还是有点发慌。那人到跟前抡棒就 打,棍子刮着风声就下来了,陈经久也顾不上多想,下意识地就使出了八卦掌中的一招。只见他一个箭步钻过棍风,逼到了歹徒近前,一招穿掌点喉,那个歹徒立马倒地,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其他几个歹徒一看全傻眼了,这人难道会妖术不成?可仗着人多势众,又有两名抢匪过来动手,陈经久这下心里有底了,只见他不慌不 忙地施展开来,将两人打得哭爹喊娘,其他抢匪一边惊呼“遇见高人”了,一边只恨爹娘少生了几只脚。等到歹徒跑没影了,陈经久才发现已是一身的冷汗。

  遭遇“踢馆”最多的人

  2005年,南京一群爱好武术的年轻人在著名的BBS论坛西祠胡同里,开设了一个名为“金陵国术”的讨论版,陈经久被推举为版主。陈经久在论坛 的名号叫做“一秒钟的永恒”。这个版开创没多久,人气就显得特别旺,短短三个月不到,甚至排到了西祠胡同总浏览量的第32位,对于一个体育版块的冷门讨论版来说,这绝对属于“前无古人”了。

  陈经久在分析论坛火爆的原因时说,一方面南京有很多的武术爱好者,武术门派也很多;此外,现在的论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不少武友都流行在版里下“战帖”,意思就是要和某人比武单挑。而作为版主,陈经久的责任就是保证交流的安全和公平,保证比武双方“点到为止”。

  当然,作为版主,陈经久自然是遭遇“踢馆”最多的人,这一度让他有些矛盾:要打吧!三天两头有人来过招,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不打吧!人家也许 是带着诚意来交流的,老是推三阻四既不礼貌也有损人气。记得在论坛一周年聚会上,一个外地来的高手当场向陈经久挑战,眼见推托不过去,陈经久只好应战,结果两三回合下来,那名高手发现不是陈经久的对手,败下阵来。后来他还专门在网上发帖,对版主出手时的点到为止表示感激,现在他也成了“金陵国术”上的知名 网友。陈经久笑着说,所谓不打不相识,论坛上的很多朋友都是这样“打”出来的,现在大家每周搞一次聚会,交流技艺增进友谊,实在是乐趣无穷。

  收博士生当高徒

  随着资历的日渐增长,陈经久在南京武术界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向他拜师学艺的人也日益增多。其中有来自山东的,有来自徐州的,还有人专门通过网络 找上门来,要求跟他学习八卦掌。陈经久对喜好武术的朋友越来越多非常欣喜,不过他教武也有自己的原则:练武首先要讲资质,其次是一个人的人品和耐力,否则即使天资再怎么聪慧,人品不好、习武的目的不端正,教他武术只会危害社会。

  陈经久告诉记者,他现在收的学生里有不少高学历者,其中一人还是南京大学的博士生,每天晚上七点半左右,他的学生们就会聚集在山西路市民广场上,练习八卦掌。“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相信这些高学历的徒弟们一定会练得比我好,也希望他们将中国武术中的这朵奇葩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张洪马祚波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415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