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赛事聚焦 > 武汉市第三届武术大会落幕(正文)

武汉市第三届武术大会落幕

2008-10-20   楚天都市报   邹浩
  

 图为:武术大会闭幕式表演 记者邹浩摄

    楚天都市报消息(记者邹浩 通讯员龚跃翔)在两个月前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武术首次作为表演项目在全球观众面前亮相。20年前,韩国国技跆拳道也是作为表演项目在汉城奥运会中粉墨登场,直到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跆拳道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那么,中国武术的奥运之路还有多远?

    昨日,为期两天的武汉市第三届武术大会在武汉体育馆落幕,令记者吃惊的是,像武术这样并不为媒体过多关注的比赛居然吸引了上千名爱好者的参与,气氛之热烈丝毫不比乒乓球、羽毛球等热门项目逊色。但走出赛场,门外的成绩公告栏同样让人咋舌,与乒羽仅分单打、双打、团体等几项冠军不同,本届武术大会的分类细如牛毛——42式太极拳 、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陈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细细一算,光个人项目就有168块金牌!

    本届大会武当纯阳剑冠军杨军告诉记者:“这正是武术难以在短期内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瓶颈。”杨军是武当纯阳派传人,习武近二十年。他说,中国武术门派众多,而且不像韩国的跆拳道和日本的柔道那样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因此,尽管习武人数不少,但却难以叩开奥运会的大门。

    记者发现,在本届武术大会的参赛选手中,要么是几岁到十几岁的小孩,要么则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中青年人非常少。“现实正是如此,”杨军说,“目前习武的人群主要集中在老人和小孩,老人练武是为了修身养性、益寿延年,小孩习武则是以表演为主。大部分中青年人群没有时间、精力和兴趣来尝试练习武术。”

    龙武跆拳道馆的赵英俊不仅是本届大会的参赛选手,而且从事教练工作多年。作为吴氏太极拳的传人,赵英俊说,单是吴氏太极拳也分为南派和北派。而在习武的人群中,老人主要集中在太极拳,小孩则集中在跆拳道项目。虽然赵英俊下一步打算尝试教授小孩学习太极,但他不得不承认,中青年人中对中国传统武术有兴趣的仍寥寥无几。

    尽管武术进奥运涉及到门派、标准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但国外武术爱好者却对此表示乐观。26岁的马秋(中文名)来自法国,现在华师学习汉语,在本届大会的场边已经观看了两天,“我来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武术,”马秋介绍说,自己从小热爱武术,长大后立志做一名武术记者,“法国有很多人学习武术,也有很多武术类的杂志,我来这是想多了解中国武术,然后为那些杂志写稿。”马秋说。

    马秋告诉记者,在法国和德国这样的欧洲大国,像他一样喜欢中国武术的人很多,“既然这么多人喜欢,也许伦敦奥运会上武术就能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吧。”马秋笑着说。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412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