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南怀瑾先生谈静坐(下)(正文)

南怀瑾先生谈静坐(下)

2008-09-08   网络
  

    编者:本文系根据讲话录音整理。为忠实于讲话原貌,此稿基本上是原文照登,未对过于口语化或重复之处加以改动,特此说明。

    (续上期)

    第三是肩膀的要点了。这个肩膀啊,要平肩。你看我们一般的生活习惯,尤其读书人,或者在办公室久了的,喜欢这样,这两个骨头向前面弯过来,把这个地方向前面。喜欢窝过来,这么一来使这个肺部,受了压迫,肺部不好。所以肩膀是平。稍稍向后拉,这是正常的姿势,等于这位老兄的这个肩膀,这个样子(指模型),这个肺部的这些骨节窗子一样的打开了。你看肩膀假使向前面一弯,一窝,到办公室一坐,前面这个窗子,肺部的外面的这个架子,这两边是这样哦,张开了,就关拢来了,不健康了。所以你们在打坐的时候更要注意了,肩膀放平,不是向后面拉,也不是向前面窝起来,平,正,非常重要。你看,这个里头是肺,心肝脾肺都在这里头。平正,并不要挺胸,他自然是平了,这是第三个要点。

    第四个——手。普通所谓结定印、大三昧印,那么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个大拇指对着。那么道家后来相传,譬如外面的一些道教门派啊什么的,不用这个手印,这个样子,叫捏太极图,也可以。这个手印手的花样口阿,有好几百个,密宗的手印什么……好多,譬如说,以前我们唱京戏的梅兰芳的手势叫兰花印,实际上梅兰芳学的是密宗的“亥母菩萨”那个手印,这是一个手印。手印你不要看是个花样哦,不是哑巴的手语哦,手印是代表身体里头气脉的变化,那么本来要这样。结果有些在日本学来的,有些西藏学的,把这个手印一定要放在肚脐下一寸三分,端得紧紧的,贴得牢牢的,在那里打坐又去练功夫了,一天到晚就顾虑这个手,那个心注意力。都在这个手上,那干什么的。尤其你们要出去教人的注意哦。手和脚,每一个人不同,手有长短,有人手短,有人手长,假使这个人上身矮,两手很长,你叫他这样要命了,很难过。有人上身长,两手短,你叫他两个兜拢来结手印结不到的,你就教他这样。所以啊,求学问修道要明师,不是出名那个名,明白的明。搞不清楚,老老实实的守一个规矩,拿一个冬瓜,狮子印,印天下人,都盖了这个印,就糟了,不是这样一回事。这个手势要结定印的,而且,手印有各种方法,譬如说,你看这个手印,这样也是一种手印,这是天台山国清寺的佛像是这样。佛的说法印,怎么叫说法印,等于我们说话,你们要怎么样,就是这样嘛,佛也是个人,佛是人做的,阿弥陀佛的接引印,站在那里接引就拉你一把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爱做什么手印就做什么手印,你就懂了吧,这个不要自己上自己的当,不过有规矩的哦,不是乱来的。手结定印这个晓得了,好像四个啦。

    第五个,这个头。这头摆正是非常难。我们这个身体,颈椎这里上来,这个骨头软软地,只有一点点,上面那么重的一个东西,就是小小的,几节骨节撑住的,你要使它不左歪不右歪,正正的摆在那里就很难,差不多,人的生命很多问题都出在这儿。刚才讲两个腿重要,这一部分也更重要,所以我们老了,鸡皮鹤发,有些人老了,你看他还不老,但是有一个地方你没有办法,脖子这里,一看就老了,这里没有办法的。可是你真修道作功夫,同样有办法。这里的气脉有问题了,你看老了这里翘起来,这个地方皮就这么挂着了,等于你们没有吃素以前,老母鸡的那个脖子,一定看过吧,吃过吧,这个地方瞒不过的,年龄什么逃不过这里。但是真的气脉打通了,一直到一百多岁,他这个地方还是同年轻人一样饱满,这个一看,这个人是修道作功夫有功夫的,你不然看到他还是这个样子,说他是奇经八脉打通任督都通了,已经三百岁,那我看来,请边上坐去吧,那绝对不是。所以这个头,后脑向后面一点,头是摆正的,照它的这个姿势,这个骨节你搞清楚,摆正的,你看,这个后脑向后面,不是你们坐起来这个样子,钩起来不行,可是后脑摆正,这个下颚这里,要平进去了要收,你们大家自己摸摸看,拿个手摸自己两边这两条脉管,都在跳动,有没有,两边自己一摸就知道了嘛,对不对。这两条是动脉管,这两条动脉管等于油管嘛,他两条动脉,你用脑筋、发脾气的时候,这两条管就粗起来了,因为脑里需要血液帮助,就都向这里供给这个地方,这两条火车道啊,就忙得不得了,所以您打坐的时候头摆正,下颚一收,不是这样低头,一收好就慢慢把这两条的动脉压住一下,使它慢慢习惯了,血液也慢慢流动气血慢慢地静下来,所以,画家画的老和尚是这个样子,再不然就这个样子,都不对了,正统的是这样端容正坐,这是第五个要点了。

    第六个要点呢,舌头。佛告诉我们,舌抵上颚,舌头,嘴巴闭到了,舌头是轻轻向上面翘的,上颚在哪里,不是上面牙齿的根根,上面牙齿根根靠里面去一点,这里,我们这里很多医生都学过针灸的,这里有个穴道,可以针扎进去、打进去,你自己去摸摸也知道这个地方,这个上面盖盖里头有个坑,舌头常常这样,舌抵上颚,这是第六个。

    第七个麻烦了,这个眼睛怎么弄,我们最讨厌就是这一对眼晴。你们读过“寒山大师”的诗没有?“面有双恶鸟,胸有三毒蛇”。他说我们这个人啊,脸上有两个最坏的鸟,飞鸟的鸟,面有双恶鸟,胸有三毒蛇。双恶鸟是什么,就是两个眼睛,东看西看给你出问题都是这里来,引诱我们心里头三毒蛇,就是“贪嗔痴”。这个三毒蛇,三条毒蛇,害死我们,就是这个东西,这是寒山的诗。所以眼睛呢,我们看到啊,这个眼睛,照佛法的传统规定,眼睛是半开半闭,道家的书上用这个方法呢,定了一个很好的名称,叫“垂帘”,窗帘子一样,挂一半。挂三分之二、还不止一半,下面有一点亮光,上面遮到三分之二叫垂帘,垂帘意思就是眼睛半开半闭的,小乘的学罗汉道的眼睛这样,差不多同这个位置,一步、二步、三步,眼睛视线只到这样;大乘的菩萨道,一步、二步、三步、四步、五步。眼睛这样。不是在看,也不是全闭,眼睛张着而没有看,视而不见,昕而不闻,见若不见,是眼睛。但是我始终主张现代人不要用这个方法,你打坐时眼睛闭到,因为现在人啊。从小到老用的眼睛已经是一塌糊涂了,现在未来的世界,尤其我们中国的教育之下,我看每一个人都会带眼镜,太可怕了,这个眼睛已经毁坏的差不多了,所以你尽量给它关起来休养休养再说吧,把这个眼。但是闭到不是睡觉哦,闭到等于没有眼睛拿掉了,不要真的去挖掉,那有罪过的啊,等于自己忘掉这个眼。等到你功夫到了的时候,我告诉你,那个眼睛奇怪了,你假使在闭眼打坐,功夫到了以后,他眼睛自然眯眯的张开了,你要想关还关不住呢,他又不是看,气就自然到那里了。

    那么,这个七个姿势都知道了,还有几个要点注意:

    打坐的时候,不要面带死相,不要挂一个讨债的面孔。你看,有些人打起坐来在那里,不得了的啊,很危险。,你不要看这么一个姿势,你的脑神经啊,永远不会清净,人家“喜笑颜开”,一个爽朗的人都展开的啦,所以学佛是四个字,慈悲喜舍。你内心如果没有作到假装嘛,外在笑咪咪地,好像很慈悲,也很喜,舍不舍管你的,谁知道你肯舍不肯舍啊。那千万不要。你看很多人,学道学佛的,尤其我在美国的时候,一个美国人问我,你们中国人会不会笑啊,给他问得很难过。,中国人是不大会笑,后来我答复他。这是我们教育文化教育背景跟你们不同。外国人像美国人小孩子在街上走路,随便哪个认得不认得,哈哕,你晓得他笑了没有,哈哕,哈哕的,我们这哈哕,How are you?嘿,然后眼睛看这边手,嘿,好啊,这叫一下,这个外国传统文化。中国人一个孩子出去,哈罗,这个妈妈,神经口阿,人都不认识,你叫个什么啊,还揪他耳朵,你看,所以这个教育完全……。中国人看到人啊,死相的,都是银行一副讨债的面孔,学佛可不要这样啊。慈悲喜舍,尤其你们出家人,所以丛林下山门外,第一个佛像就是大肚弥勒佛,哈哈一笑,你看到人,阿弥陀佛,一笑,谁都觉得,这位师父还不错。,你看到人都这个样子。那多讨厌啊,七个姿势外表的都晓得了,脸带笑容,所以我们在台湾,在首愚法师那个十方禅林,我就定了穿衣镜子好几个,摆在禅堂里,你自己对着镜子看吧,看你那个死相要不要得,免得我管你,然后打打坐一看。不对了,自己改过来,慢慢练习,改了,改了你的头脑,人生难得一笑,这个一笑啊,头脑神经整个放松了,真的,头脑就放松了,那个不笑。笑是多种不要钱的多种维他命,多吃补身体的,多笑身体就健康,不要死相,那个样子。

    还有一定要坐垫,有些人认为自己有功夫,腿到家了,打坐屁股这里不垫,你晓得,我们背脊骨到这里自己摸摸,尾闾骨最后一节,两边就是大腿这里两坨肉,这个中间有个三角架空的,你不垫一下,这个人坐起来,这个背脊骨要支持这个身体啊,白花力气在那里,不好用功了嘛,而且影响这个脑不能放松了,所以一定功夫最好,后面还是薄薄一垫。有些人说这个传统不能垫的,那根本不懂科学,也不懂佛法。所以功夫好一点嘛,你先,我告诉你,腿不熟垫高一点。腿如果那么高,你垫他个七八寸,等它腿熟一点,你放矮一点,腿完全完全很熟了,好的老师、出家人,手里挂的那个拜具,那个一叠,薄薄一层就够了,所以一定要垫,这是科学的道理。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384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