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8日,农历正月初二的上午,我独自在家中品茶,练洪式太极拳的基本功画圈儿,还有,就是这两样都必不可少的氛围音乐《广陵散》,我完全被这些古典的东西包围了,尽管07年的湖南雪灾使屋子里的空气还是那样清冷,但我似乎进入了一种陶醉状态,手里的茶拳音乐悠悠交融,置身其中,几近忘我。
壶中的铁观音馨香飘渺,我深呼吸一次,定步插腰,画圈儿画到微微冒汗,驱散所有寒意……;打开笔记本再次读洪均生的《拳品》,也来个坐而悟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上下,人位其中,一人一个宇宙,无论拳还是诗歌,都是由人来创造的。
太极之为道,最先从老聃开始,在《道德经》里一生为二,二为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和阴阳,由此产生第三者,就是万象,万象是什么?是宇宙与自然。
《诗品》、《拳品》异曲同工之处在于,二者最终都是回归自然,沉浸在道之深处,却又深入浅出,诗率其意、拳秉其气矣,妙哉。
《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品》的作者钟嵘指出:大自然的“气”导致四季更迭,从而萌生万物;而自然界的万般变化,又触动人的思想感情为之激越澎湃,于是乎付诸诗歌舞蹈。洪先生《拳品》第十三论的“取法自然”,更是把太极拳学纳入大道,臻于纯青。洪先生青年时期饱读诗书,可以说,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化人,在其坎坷而执着的一生当中,他用自己的人品和文品来悟道、来解读太极拳学,把拳的千锤百炼上升到一个崭新的、艺术的高度,这拳,就成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翩纤之舞,就成了一篇荡气回肠的惊世之作!
《诗品》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而拳,也是有诗意的,唐朝公孙大娘舞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洪先生的《拳品》中,则是轻描淡写地把诗意化入到了潇洒的缠丝缠绵之中、游身游刃之外,炼心沥魄,道出自然,品至妙高精微处,翻手为云,覆手是雨,我等泛泛后辈,实在是难望其项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