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三章学太极拳有半年了,苦于找不到好老师,对拳的理解,仅仅是一些肤浅的感受。
有幸在网络上跟李驻军老师有过一些接触,深深佩服他的拳艺修为以及把推广太极拳作为自己事业的那种执着精神!
突然想写个系列,题为《太极十三章》,伴随自己学拳的岁月,流水帐一般地慢慢远去。
《太极十三章》之
英雄·怎会孤单
如果气质需要一具英雄的躯壳,那,你可以反复去体会单鞭。
鞭是什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小时候看的和听的那些传奇故事里面,有很多关于兵器的描写,关公的刀、元霸的锤、张飞的蛇矛吕布的画戟……,用什么钢铁做的、有多重斤量多大尺寸,可说是费尽笔墨、越写越神,毕竟那是冷兵器时代,武器是英雄的包装更是混事儿的饭碗,武器也伴随着英雄们的纵横捭阖而具备了人格甚至神格。
鞭这玩意儿,似乎总跟锏成一对,“双锏打成唐世界,单鞭撑起李乾坤”,门神上画的,书里面写的都一样,都是无刃的善打的主儿,公覆单鞭三番擒曹、尉迟恭单鞭夺槊……等等,到了宋朝的八王爷那里,那根鞭,可是连皇帝都能打的,那鞭,其实是一根平衡王权与重臣的杠杆,是一种政治力量的化身,中国人的哲学,在经天纬地“无为而治”的表象下面,也富含着许多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刚硬劲儿呢。
鞭,是英雄的骨头,一节一节,都显着气节,呼啦啦从古到今,总是跟宝塔一样威镇八方,所以说,单鞭,光着个“单”字儿,几千年了,有几个男儿可以担当?孤胆英雄历来被人们崇拜,至今还有人在说:一个中国人就是一条龙!比如张飞,够毛的,一个人在桥上横着丈八蛇矛发一声喊,不仅桥要断了,孟德先生的家族里面楞是有一个就被当场吓死,比如关老爷子单刀赴会,帷幕后面埋伏着的五十几个刀斧手又有哪一个敢出声了?还有毛主席说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单”字,说的可是一种大无畏的气质啊!
前阵子在网上向李驻军老师讨教单鞭,李老师说:“式子完成时两手左右展开,如同横担一条扁担似的……”,我回了一句说:“仿佛看见一位传说里的英雄,左手执缰绳,右手握单鞭,风云驰骋,电光火石,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是啊!横担也好、横行也罢,“双肩担道义,只手补天功”,单鞭那种拨云见日的气势与内涵,是需要胆魄和砺练来浸泡的!
单鞭是气贯长虹的阳刚美,当它融入太极的时候,开胸定式的一刹那,河山都在怀抱里了。所以说,有了单鞭,谁还会说太极拳只是一种柔软的内家功夫呢?有了单鞭,谁还会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索取?欲左先右、欲发先收、欲得先给、欲擒故纵……,单鞭,如同王顾左右,更可解释成手里的沙子,握得越紧越要流失,松开了,世界全是你的,英雄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