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MMA比赛预热京城(正文)

MMA比赛预热京城

2008-09-08   网络
  

    冬至日点燃“英雄榜”战火

    就像难以捉摸的时装流行趋势一样,浪漫还是冷酷?奢华还是质朴?繁复还是简约?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出下一季的流行。天马行空的武侠小说、刀光剑影的动作电影、行云流水的套路演练、激情澎湃的散打比赛……这一季,或许是属于MMA的。

    2006年12月22日,在最寒冷的冬至这一天,30位来自散打、拳击、柔道、柔术、跆拳道等不同搏击技术流派的高手聚集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上演大型综合搏击对抗赛“英雄榜”的第四场对决。由于功夫不同,门派各异,当晚的比赛不但对抗激烈,而且打斗场面十分新奇,现场气氛火爆。

    当天参加比赛的30名选手都是具有丰富比赛经验的搏击高手,他们中有散打全国冠军、拳击全国冠军,在各自的搏击领域颇具盛名。根据比赛规则,各路选手按照体重从55公斤级到95公斤以上级共分为7个重量级,两两捉对上场比试。他们纷纷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踢、打、摔、拿,各展所长。其中85公斤级、跆拳道选手出身的刘金文在比赛开始后10秒钟内即K0对手,一击获得胜利,成为当晚最快获胜的选手。而在比赛前最被看好的压轴赛——95公斤以上级的赵子龙对阵刘文擘的对抗,更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强强对决。散打名将赵子龙,与有“中国小刘易斯”之称的拳击教练刘文擘,二人一开战就打得难解难分,赵子龙擅长的铁脚和刘文擘的重拳,让现场观众眼花缭乱。最终,赵子龙利用更加丰富的散打技术成功KO刘文擘,为“英雄榜”第四场战役画上完美句号。

    没有门户之见的综合搏击

    综合搏击,英文MMA,Mixed Mattial Ans的简称,是一种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悬念性,现已成为国际搏击比赛的主要项目。MMA运动是拳击、散打、柔道和摔跤等运动的结合,可以说是搏击运动的十项全能。

    在一定意义上,现代MMA比赛实际上是拳击和踢拳比赛的替代品。MMA运动不但成功地减少了比赛伤害,还大大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流畅性。所以,MMA比赛可以说是为现代体育搏击史带来了一场安全性与观赏性革命。

    MMA具有统一的比赛规则,保证了不同武术流派的练习者可以在统一规则下同场竞技。规则的设定对所有武技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既不会编向某一种武技,也不会使某种武技处于劣势。参赛者可以使用拳、踢、抱摔、锁技、绞技等各种技术。比赛可以在与拳击台相同的拳台进行,也可以在带护栏的八角形场地举行。
    MMA比赛最大的特点是规则简单易懂。比赛获胜的方式同拳击比赛相似,即KO胜、优势胜利、医生终止比赛、对手弃权、分数评定,或者取消比赛资格。但与拳击或踢拳比赛的不同之处在于,选手可以通过让对手认输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当参赛者由于被缠抱、挨拳过重或身体疲劳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赛时,都可以主动选择认输。整个比赛过程流畅明朗,当选手倒地时比赛继续进行,裁判很少叫暂停。比赛重量级别的划分也与散打、拳击、摔跤和柔道基本相同。非冠军赛一般为三个回合,冠军赛为五个回合,每回合持续五分钟,每回合间有一分钟休息时间。

      UFC、PRIDE——当今世界两大MMA赛事

    格雷西家族于1993年把MMA比赛引人美国,即终极格斗大赛一Ultimate FightingChampionship,简称UFC。UFC允许使用任何门派的搏击术,空手道、柔术、中国功夫、相扑等,还包括奥运会项目,如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统一的规则下对决。UFc使美国观众第一次在同一个场地中看到了不同搏击术的较量。MMA比赛在美国全国所有50个州都已成为正式合法比赛。除了每月一次的UFC,美国全国就有将近100家的不同机构举办着各种综合搏击术比赛。迄今为止,uFc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搏击比赛,它成功带动了世界范围的MMA运动。

    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芬兰、挪威、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也都先后开展了MMA运动。亚洲的科威特、阿联酋、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地区也都开始举办自己的综合搏击比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现在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另一MMA发达国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组织,和UFC并列MMA比赛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个月都会在日本举行一次比赛,仅现场观众就达五万人以上。就连一向以踢拳比赛著名的日本K—l组织,现在也已开始将其半数的比赛转为MMA比赛。

    日本的PRIDE,Pride Fighting championships的简称。随着综合搏击概念的推广和缠斗系武术特别是柔术被人们的日益重视,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世界各地出现了规模各异的综合搏击赛事,比如巴西的Intemational Vale Tudo、俄罗斯的格斗桑博和美国的uFc等。其中。又以日本的赛事为最多,Shooto、Pancrase、ValeTudoJapan都是日本综合搏击赛事的先驱。但所有这些赛事都不曾获得主流媒体的青睐,直到1997年10月11日PRIDE的横空出世。实际上举办PRIDE的初衷只是一次性赛事,也就是1997年10月11日的PRIDE处女战。当时设计这项赛事的目的是安排日本国家英雄高田延彦和巴西柔术传奇人物Rickson Gracie在最低限度的规则下对决,以证明谁是“世界最强男”。主办者为这场比赛准备了一年多时间,观众的反应出乎意料地火爆,比赛场地东京巨蛋体育馆涌人了46863人。但没想到的是,高田延彦和Rickson Gracie的比赛只用了短短5分钟就结束了。主办者感觉这个结果不足以补偿1年多来的辛勤工作,遗憾之余,被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所鼓舞,于是决定将这项赛事办成一项常规赛事,也就是今天的PRIDE。

    MMA比赛在世界范围内的风靡一时和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是MMA王朝巨大的商业收益。拿PRIDE来说,它的收入来源有四大渠道:第一是可观的门票收入,超过4万观众的比赛有lO余次之多,最高纪录是2003年11月9日PRIDE GP总决赛的6万5千人。第二是来自富士电视台的转播费和赞助。第三是付费电视分成和有线电视版权费。有关PRIDE比赛和选手的知识产权产品销售构成了第四部分收入,包括录像带、DVD、印有选手或俱乐部标识的T恤衫、选手肖像玩偶等产品。PRIDE专门开设的手机网站也开始实现销售收入。

    “英雄榜”——打造中国的MMA赛事

    在中国,综合搏击赛事项目刚刚开始,尚处在雏形阶段,北京超峰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英雄榜”,开国内综合搏击运动的先河。

    1996年,北京超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安迪柔术馆开始在国内传授综合搏击。年轻的安帝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推广柔术。10年的推广过程中,安帝感慨中国拥有充足的适合学练综合搏击技术的好苗子。他不仅培养出了很多中国柔术高手,使柔术逐渐引起国内传媒和体育界的重视,同时也深深感受到MMA赛事在中国的广阔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迄今为止,“英雄榜”已经举行过四次比赛。

    “英雄榜”I:2005年11月16日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该比赛是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首次专业的综合搏击赛事。

    “英雄榜”Ⅱ:2005年12月10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该比赛是历史上首次中国职业综合搏击队伍参加国际综合搏击赛事。

    “英雄榜”Ⅲ:2006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由中国顶尖搏击运动员参加,包括全国柔道冠军浩斯巴雅尔、省级散打冠军,以及参加过“武林风”的专业散打运动员,现场观众达四千人。

    “英雄榜”IV:2006年12月20日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无论是比赛规模、参赛人数,还是选手的素质,本次比赛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赵学军倾情加盟

    通过朋友的介绍,安帝认识了曾经调教出安虎、那顺格日勒、格日乐图、宝力高等一批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著名教练赵学军。安帝说:“赵老师跟我以前接触的老师不一样。”

    安帝曾经向很多专业人士推广过综合搏击赛事,但是他们往往一看完就不停地摇头。而赵学军的反应却截然相反;“哎,这个项目好!”

    赵教练说:“之前我对这个赛事不太了解,比赛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公平。”当了这么多年的教练,搞了这么多年的竞技武术,赵学军感慨比赛中不公平因素太多,“我对裁判问题深恶痛绝,有时候挺寒心的”。接触综合搏击项目后,赵学军感到,这种比赛方式才是真正的让运动员自己来决定赢输的比赛,外来影响因素很少。

    “散打运动的技术主要集中在踢、打、摔三方面,而MMA则加入了‘拿’的技巧。这种比赛不是像散打比赛一样以规则为准绳,依靠打点打分也可以获胜;MMA需要的是真正的实力,而不是适应比赛的投机取巧。”

    目前“英雄榜”的规则在全世界类似的综合搏击赛事中属于最宽松的,甚至很多UFC和PRIDE中不能使用的技术,他们也都允许使用。规则的宽松,一方面降低了外来的影响因素,同时要求运动员具有更加全面的技术和更加清醒的头脑。

 

[1] [2] 下一页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377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