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武者人生——谈继承与弘扬(正文)

武者人生——谈继承与弘扬

2008-09-08   网络
  

    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曾言:“习武之要有三原则:一健身,二自卫,三利群。”习武的宗旨,从大处着眼,为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振我国威,扬我国粹.强国强种:从小处说起,则强健民众体魄,树侠义中正之风,铸神志清逸之大勇。

    自古以来,大凡真正为传承发展我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瑰宝的先驱们,及当代名副其实的一代拳学大家们,都曾经历过求艺的艰辛、练艺的痛苦和平淡清贫的传艺人生历程。他们肩负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无怨无悔,应成为我辈的楷模和榜样。

    作为一名武者,不能耐得住寂寞,不能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商品经济时代,不能承受金钱、美色等诱惑,则难成大器矣。

    当今社会,很多人打着弘扬武术文化的幌子,漫天要价,神化武功速成之法,急功近利,实在匪夷所思、令人寒心,不仅糟蹋了国术,更令学者止步、望而生畏。当年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求艺的艰辛与涉足江湖的险恶.在当今时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今时代处处是陷阱,处处是美丽的谎言,武术商业化、产业化运作固然可行,但是我们更应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武道修炼,可以培养我们在遇到失败、困惑与打击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武术是修正人心、匡扶正义、强体防身的一种高级运动,并不是让你在光天化日之下神化武功,肆意炒作,以天价学费或拜师费来谋取财富的_丁具。目前,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长此下去,优秀的中华国术。将会葬送在那些利欲熏心的无耻之徒手中。在此,笔者提醒广大武术爱好者,一定要端正学艺心态,擦亮眼睛,要认清那些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武术大师”们。那些挖空心思以武赚钱的人,他们的功夫又能高深到哪里?

    武者佛心,真正的武者应有济世度人之胸怀,于平淡中见神奇,做常人之所不能。笔者的启蒙老师,安徽省著名拳师王华胜先生,传艺真至诚,不计报酬,堪称为人师表;当代太极拳名家马虹老师和蒋家骏老师,他们求艺之艰辛执著,实在令人敬佩。马虹老师曾说:  “我这后半生,只要有碗粥喝,就献给太极拳了。”他还说:  “练拳,练体,炼思想;教拳,交心,交朋友。”他心在拳中,拳在心里。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太极拳事业,是一个真正不求名利只为道的人。笔者两次去徐州求教蒋家骏,感触很深,蒋家骏老师于平淡中传艺,默默地将他的拳学传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艺者。还有我的恩师——河南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大师和定乾先生,他常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求教者,或外出传拳,从不计报酬,吃住随便,谈笑间带有几分风趣,生活很节俭,教拳时则严厉认真、一丝不苟。当代像他们这样的拳家、大师举不胜举。他们为传承祖国的文化瑰宝,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毕生精力,努力维护着自己的那一方净土。这就是他们以武论道悟道、以武会友、以武修心养性的精彩人生。

    武者的一生,是不动心的一生,是能耐得住寂寞与困苦的一生;武者的人生,应是清平淡雅的人生,是孜孜求道的人生,是以继承和弘扬国粹为己任的人生。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376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