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合心意拳的渊源有多种说法,一曰:“六合心意拳为高僧达摩所创。”二言:“唯此六合心意拳者出自岳武穆王。”三说:在少林寺学艺十载,颇得少林真传,人称神枪的姬际可所创,他“以六合为法,五行十形为拳”,将此拳命名为“六合心意拳”;
20世纪60年代,上海滕云门高手倪宝汀带着师父于化龙和懈兴邦传授的六合心意拳来到青海。主张德智义勇,互助友爱,患难相助,勇于大敌,怯于小斗的拳法得到了众多青海武术爱好者的青睐;
青海六合心意拳掌门人高黎明言:六合心意拳拳势简单精炼“拳打卧牛之地”,拳法讲究攻守结合,神鬼莫测。
6月15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记者来到青海省六合心意拳、意拳研究会,采访了六合心意拳掌门人高黎明先生。在他的办公室里,六合心意拳、意拳各大武林高手云集,个个身怀武艺,让人不寒而栗。对于记者的采访,各位英雄豪杰颇感兴趣,说:“没有想到,我们这些武术爱好者还会被媒体重视,报道青海的武术流派,对于市民提高健身意识有很大的意义。”
青海省六合心意拳、意拳研究会的会员,向记者讲述了拳法的来龙去脉、流派传承。记者了解到,六合心意拳曾与少林拳法甚有渊源,已经失传的少林五行柔术尽显拳中,少林易筋经之内练体系也已融入六合心意拳中。六合心意拳、意拳高手出手快如闪电,千招千破,一旦应敌,使出幻影打法,令对手倒地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六合心意拳是怎样传到青海的
“心以动内俱动”“一枝动百枝晃”的六合心意拳高手高黎明、李风元、白铁军、贾长胜、刘同山、潘水平、郝建林、马树人、宋兴福等人,在青海省六合心意拳、意拳研究会办公室,向记者讲述了这一神秘门派的渊源。
原来,六合心意拳的渊源颇多,“高僧达摩所创”和“出自岳武穆王”的观点,不过是“托英名以示拳贵”,使得拳法易于传播而已。在少林寺学艺十载,颇得少林真传,人称神枪的姬际可所创六合心意拳的观点较有说服力。姬际可,字龙峰,他自幼学文,13岁开始习武,上少林寺前已是文武全才,加上少林寺有丰富的武学秘笈和寺僧绝妙的拳法技艺,这种主客观条件的结合,为他创拳奠定了基础。姬际可在少林寺十年间,又苦钻少林秘笈,并涉足名山大川,遍访技击高手,从理论到实践,逐渐使他成了一位武学大家。雍正十三年,在河南进士王自诚的《拳论质疑序》中有:“唯此六合拳出自山西姬龙、姬凤”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