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唐豪從陳家溝陳鑫侄子陳椿元家看到陳鑫手錄的《三三拳譜》。唐豪知道:三三者,內外各三合即六合也,是形意拳的理論。但是陳椿元視作家傳珍寶,密不公開,僅許借抄其目錄、題記。但陳伯先說(載1984年第三期《中州武術》),1963年他在陳克忠處看到《三三拳譜》。陳克忠神秘地讓他每次去關著房門讀此譜二小時。他還默記下來。在文中陳伯先還提到顧留馨在《太極拳術》一書中說:“《三三拳譜》則以太極拳理法修訂形意拳譜者,唐豪于椿元處曾翻閱其書,僅許抄存目錄,其修訂約爲形意拳原譜十之三雲。”這是顧留馨轉述唐豪的猜測。唐、顧均誤以爲《三三拳譜》是陳鑫所著,殊不知太極拳與形意拳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拳種,形意拳與其他所有拳術一樣,是主動打人的拳,而太極拳是獨一無二的,運用陰陽哲理,讓對方先打,化解而勝之的拳術。怎麽能用太極拳的理法去修訂形意拳呢?陳氏後人也都認爲《三三拳譜》是陳鑫的創作,視爲太極拳的真諦,其實是陳鑫很重視形意拳,把《形意拳譜》當作珍寶,親手抄錄了一份而已。
我很欣賞金仁霖先生對《三三拳譜》的考證(見《上海武術》1997年第一期19頁)。他考證唐豪所抄錄的《三三拳譜》的目錄,都是抄自形意拳譜的。又考證陳績甫在1935年出版的《陳氏太極拳彙宗》內托陳長興的《太極拳十大要論》與《用武要言》,也都是抄的形意拳理論。同時金先生又考證陳氏太極拳新架系統的趙堡架,也采用形意拳的理論。
令人奇怪的是,陳氏後人有了祖先精深奧妙的太極拳,爲什麽要把形意拳譜當作奇珍异寶呢?大概因爲晚清以來,形意拳在社會上流傳最廣,成爲一種拳種,學八卦、通背等的均皆通形意拳。拳師大都保守,教人均以口授,不肯將拳譜視人。拳譜就成了珍貴之物。陳氏後人,如果他已經繼承了太極拳宗師陳長興的拳藝,偶然得到一本《形意拳譜》,當作奇珍异寶,親自抄錄秘藏,豈非魚龍不辯,反不如外姓的楊露禪了。
太極拳是內家拳,但是內家拳不是都具備太極拳的理論。太極拳與衆不同,它的理論充滿陰陽辨證的哲理,不是以大力打小力,以快制慢而取勝的。它的理論可以以王宗岳的《太極拳論》爲代表。現代太極拳的動作名稱來自陳家溝108式長拳,源自戚繼光《拳經》。顧留馨的考證是合理的。可以說創自陳王廷。但陳王廷造拳,沒有說是太極拳,可能是108勢長拳。但是後來什麽時候,什麽人把長拳演變成了近代的太極拳,那是一個謎。到了陳氏14世陳長興,他因爲傳授了外姓弟子楊露禪,已經成爲舉世公認的太極拳宗師了。從9世的陳王廷到14世的陳長興,這期間,是那一世形成了太極拳呢?我看與寫《太極拳論》的王宗岳不無關係。唐豪根據佚名氏所作《陰符槍譜序》所說創編陰符槍的山右王先生既是王宗岳,從而斷定王宗岳是乾隆時人。這是不可信的。王先生誠然姓王,但怎麽就是王宗岳呢?《陰符槍譜序》中沒有提到王先生寫過《太極拳論》,《太極拳論》也沒有兼及擊刺之語,那麽認定王宗岳是乾隆時人,也就站不住脚了。
按:此文發表于2001/4《上海武術》。萬文德先生系陳照奎前輩的學生,上海陳氏太極拳協會會長。本文是二水見過陳氏人談陳氏拳較爲客觀的文字,對萬文德先生景仰之意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