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陈太刚——槐园寻觅太极(正文)

陈太刚——槐园寻觅太极

2022-08-25   陈太刚
核心提示:“树树槐花沁韵翔,芬芳四溢满城香,沁香阵阵扑鼻醉,馥郁醇浓浸袖彰。”诗人如此这般地醉恋槐花,这是人文情怀世界里的吟唱。而自然世界的蜜蜂纷至沓来,其低沉的嗡嗡声在槐花丛中演绎着低音协奏曲。 在太极拳故乡—-焦作市,有片茂密的槐树森林,若空中俯瞰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当地人称之为绿色的氧吧。恰如宋·苏轼《槐花》:“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在槐花飘香的季节,在这浑然天成的如痴如醉槐林里,有位潜心修炼太极拳的少年—-陈骁伍,与槐叶枯荣相伴十年,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树树槐花沁韵翔,芬芳四溢满城香,沁香阵阵扑鼻醉,馥郁醇浓浸袖彰。”诗人如此这般地醉恋槐花,这是人文情怀世界里的吟唱。而自然世界的蜜蜂纷至沓来,其低沉的嗡嗡声在槐花丛中演绎着低音协奏曲。

在太极拳故乡—-焦作市,有片茂密的槐树森林,若空中俯瞰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当地人称之为绿色的氧吧。恰如宋·苏轼《槐花》:“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在槐花飘香的季节,在这浑然天成的如痴如醉槐林里,有位潜心修炼太极拳的少年—-陈骁伍,与槐叶枯荣相伴十年,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日出日落,月圆月缺,云卷云舒,风雨相随。锤炼出“太极生万象,万象归太极”之槐园太极乐章,其中的旋律宛如由许多音乐的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有机地结合的旋律线,节奏的长短、快慢、停顿等相互结合又相互缠绕,似同槐园自然气息的天然相成,拳法的“虚实相生,皆成妙境”,在流年里汗水又如翰墨写春秋,他悟透太极拳之精髓,参悟太极之哲学思想,“乃是取于天地乾坤开合、阴阳交合、往来变化、生化万物的图像。”即“无极而太极”的槐园寻梦彻悟。

陈太刚——槐园寻觅太极

作者陈太刚与陈骁伍先生合影

张旭是唐代书法家,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则让他的书法慷锵飞动,急与慢参合,造型与速度兼备。张旭的书法真正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这种境界乃是书法最高的天人合一的状态,可谓“立万象于胸,传千祀于豪翰。”张式:“吐墨惜如金,施墨弃如泼,轻重浅深隐显之……阴阳起伏是也。”书画用墨与太极拳法也有相同渊源或同工妙趣之处。张旭观看公孙娘舞剑,得以书法启迪。而今,陈骁伍先生的在槐园的太极拳路,虽和书法没有直接关系,却有着某种角度的意象所在。太极拳法有舞蹈之韵味,极具观赏价值。俗称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舞蹈是肢体语言的体现,太极拳虽有肢体语言的特点,但确是武术的范畴。故以柔克刚的成语成为中国人博弈“打太极”的代名词。艺术想象的意象,以唐代书法家张旭,借喻槐园太极骁伍先生,在槐园那片空地修炼太极的体态语言,仿佛有公孙娘舞剑之遗风,他舒缓而有张力的拳法,宛如挥洒“丹青”,出神入化的身影化作阴阳开合之间的槐园太极迹象,书画有因迹成象,而太极却化作人文精神的迹象。这人文情怀的倾注,独处十载化心象,槐园太极香四方。

而今年过半百的骁伍先生,一米八的身高虽体型略有发福,然在槐林穿行,犹如身轻如燕,走如风。站如松,那笔挺的感觉不就是他常年练拳周围的槐林象形吗。坐如钟,而谈笑风生,儒雅气质之修为如静水深流。

骁伍先生说,独木不成林。那一定有槐林之感悟。如今弟子遍及全国各地以及世界他乡。他在传承太极文化的路上已经如槐树,开枝散叶,飘香万里。他风趣地释义槐字,“木”有浩然正气,可打“鬼”。说文解字:“木也。从木鬼聲。”槐字确有象形文字,左画树杈状,右有骷髅鬼脸站姿的人模样。可见骁伍先生的解说并非空有其实,妙语阐释了太极精神之涵养大道。

浩然正气,也就是孟子所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浩然精神。南宋诗人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表现在山川河岳,日月辰星。被称为浩然之气,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若干年前,骁伍先生胸中就有了正气涵养的精神渴求,练拳就融汇了乾坤之气场,在漆黑的夜空下,槐园周围的树林,好似千军万马的阵仗矗立,若隐若现的十分的吊诡,夜幕笼罩下槐林披上神秘的面纱,真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而他却在人家进入梦乡的子夜,步入槐林,脚下的树叶飒飒作响,风儿吹过林间的诡异鸣叫不绝于耳,还有鸟儿梦游的声音,大有聊斋故事的情节发生。而他置身槐林,随风而武,披星戴月,在“重重合围”的树林阵仗里,练听力与拳法的融合。在夜色诡异的环境里,练就胆魄精神,以自身的阳气冲出阴气的重围。亦可谓是弥合阴阳气场,练就胆魄太极精神。

陈太刚——槐园寻觅太极

作者陈太刚与陈骁伍先生合影

何为太极?“太”者乃最大之称,“极”者是终极之义。亦大亦至,故名“太极”。这是孔子的解说。太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而太极拳应是受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哲学思想而生。更是《周易》谓之为,哲学命题的“太极之道”。易道孕育动静之变,变又有不变,不变又含万变,而万变又不离一阴一阳之道。太极的虚实相生,刚柔并济无不动容于阴阳的哲学思考。中国先哲们不是将阴阳读解成刻板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阴阳交错、不断迭变的缠绕过程。 太极极崇中庸:犹过而不及,过和不及都是不对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宋·陆游《雨后》“槐花落尽桐阴薄,时有残蝉一两声。”这种禅的情境意象,惟在品味太极,在花开花谢的时候逾以智慧的认知。

岁月留痕槐园香,太极流淌出故乡。大德曰生人间武,东莞乘风看珠江。陈骁伍先生贵为槐园太极的一代宗师,他博采众长,博学多识,太极弟子遍及四方。

《槐园说拳》是骁伍先生编撰的太极拳专著,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实在是难以登门造访。不过择其骁伍先生的太极理论观点,也算作是读书心得。“太极拳的每个拳式动作都是以圆圈运动构成的,这些圆圈运动有全圆、半园、顺圆、逆圆、直圆、横圆等,在整个拳式套路中错综复杂地交织着。”太极图就是关于太极思想的阐释图,圆里面包含着一阴一阳,可谓古人的智慧设计巅峰之作。圆的意象,在中国文化形态里,可谓独有情钟,它更象甘露滋润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孟子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由此可见,太极拳的轨迹是圆的意象融会贯通,圆融通达。

骁伍先生说,太极拳在古老的山阳与月山八极拳、猿仙通背拳名曰三大拳法,均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正如他所言,以太极为核心,走访名师,取精华阅感武术魅力,另辟蹊径的在陈氏太极拳中创立槐园太极,而今,太极拳贵在养生之领域得以侧目,太极拳也深得众人爱戴。几十载的风雨太极人生,成就了他的挚爱硕果累累,可谓中华武门之道的传奇人物。他在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我虽然熟知太极一词,但并非知其所以然。我熟观太极拳,茫然亦是必然。在懵懂中感知太极拳起源于太极哲学思想,然又学识浅薄,难以通达。与骁伍先生及太极拳师们,拜教!宛如置身槐园,满足下槐园太极文化的精神渴求。若有槐园太极拳师在槐花盛开时节,从四面八方来拜谒槐园太极发祥地,进行太极交汇,那将是何等的梦境!


陈太刚
写于山阳蔷薇老舍
壬寅年初秋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2197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