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莅临现场的领导、武术名家有:
北京体育局副局长杨海滨先生,
北京市台办副主任杜德平先生,
北京武术院院长彭红女士,
竞赛部主任连涟女士,
行政开发部副主任谢作瑞先生,
前辈武术家孙禄堂先生嫡孙女、原北京体育学院副教授、年过九旬的孙婉容女士,
北京武协副主席、北京八极拳研究会会长王世泉先生,
北京大兴区武协主席侯川先生,魏善庄第二中心小学校长李宝进先生等。


此次活动在北京市大兴区的一所普通农村小学——魏善庄第二中心小学举办,具有特殊意义,展示了武术运动在群众中的广泛普及以及武术进校园所取得的可喜成果。北京是中国历代古都,武林高手云集,传播技艺,据上世纪80年代统计,129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中在北京传承发展的就有61个。
目前,北京市武协已拥有下属分支机构68家,单位会员51家,各区也都成立了武协。大量的社会武术指导员、武术教练执着地坚守在各个辅导站点,为武术传承、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北京市西城区和大兴区正积极申报“全国武术之乡”称号,大力开展群众武术健身活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为北京建设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做出积极努力。
大兴区传统武术历史悠久,传承缜密。著名的团河行宫和南海子就是明清皇家狩猎和检阅皇家部队的地方。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期大兴民间武术走向鼎盛,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武术社团8个,先后有20余个村建有武术会。在历史记载中共有七个镇十几个村出现过武举人。大兴地区流传的拳种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八卦掌、八极拳、象形拳等20余种。
截至目前,大兴区影响力比较大的有吴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开门八极拳等。已有25个项目列入大兴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个项目进入市级名录,4个项目进入国家级名录。其中武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吴式太极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梁式八卦掌、八极拳、宋式形意拳、程式八卦掌。目前全区习武人口达到32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五分之一,武术段位人数达到2000余人,其中高段位人数达到70人。
在校园武术运动发展方面,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代表了北京市基层校园的实践过程,他们开发并实施武术课程,给学生发展个性搭建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营造空间。历经数年磨砺,武术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并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学校认为,中华传统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武术在激发学生对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上所起的作用。通过学习与锻炼,使学生多学会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及保护自己的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北京武术院彭红院长向大家介绍了2017海峡两岸武术交流会网络竞赛情况。2017海峡两岸武术交流会于今年9月至12月举办,其中该项活动的网络竞赛已于9月18日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市和台湾地区的武术爱好者积极参与,截止目前已有3000多人报名,成功上传参赛视频2000多段。

魏善庄第二中心小学李宝进校长向大家介绍了武术运动在校园的推广普及情况。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训练等综合手段,确保武术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真正体现学校武术活动与阳光体育活动相结合,国家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相结合,武术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首先确定由身体发展目标、心理发展目标、社会适应目标、能力发展目标构成的教学总目标。各年级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教师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教学,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学习,使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并将非遗项目八极拳引入学校的课表。
学校重视武术课外活动,成立了学生武术社团,吸引了一大批热爱武术的学生,他们一方面学习武术技能,另一方面逐渐了解武术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学生武术社团活动的开展,成为课外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对业余训练也不放松,为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专长,展示教学成果,从学生中选拔一些热爱武术且身体素质较好的苗子,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套路与武术器械,通过再学习优化武术技能,以良好的个体组成集体,形成具有民俗特色的武术体育社团。还组织举办武术年赛,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自2016年以来,学校每年开展八极拳班级联赛,为弘扬武术传统技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激发了学生对民族体育活动的兴趣,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学会了自我锻炼,全面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主动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经过历练,武术队员们的武术水平突飞猛进,在各级比赛中争金夺银。学校在各级武术赛事中,战果累累,收获颇丰。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杨海滨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说,魏善庄小学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学习武术,也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杨海滨还表示,武术不仅仅是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更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民生项目。他曾去过台湾的基层地区,了解到台湾也有孩子积极地练习武术;“希望未来,两岸都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小学生们为领导和各大媒体展示了精彩的武术表演,相继演练了长拳、南拳、八极拳的单练和对练套路,以及各类长、短器械的单练与对练,基本功扎实,精气神十足,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孙婉容女士、王世泉先生对他们进行了现场指导。





领导们在学校操场观看了魏二小、双榆树小学等学校的武术表演后,又抵达了位于魏善庄镇魏庄村的武举人祠和太极广场,了解了大兴区的武术村的历史文化,并采访了魏庄村三代武举人的传人,也是在魏善庄二小上学的贾子萱同学,了解了武术世家的轶事与习武之路。
中国太极拳网大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