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中华武学成功发展的大方向(正文)

中华武学成功发展的大方向

2016-01-28   武术之家
核心提示: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早在远古时代,先民在长期的战天斗地的开拓中,以及跟各种猛兽和敌人殊死搏...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早在远古时代,先民在长期的战天斗地的开拓中,以及跟各种猛兽和敌人殊死搏斗中。自发地产生了武术的萌芽。这是中华祖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征服自然,寻求生存,依其生产实践的需要而跟各种自然灾害和威胁作斗争的产物。这些初级的技能,经过漫长历史积淀、衍化,由不自觉到自觉地逐步发展成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击性武术被流传下来,并随着历朝历代军事斗争实践和民众社会交流,形成了南拳北腿的少林、武当、峨嵋等流派。对于防身抗暴,抵御外寇侵犯,强身健体,振奋民族精神,起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当今世界瞩目的武道国家,如日本、韩国可以说无不是受中国武术影响而发展完善起来的。但是作为其本源的中华武术,在世界上并没有使自身得到应有的地位和重视,中国武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正像国外人士所说,基本上还是赤字,仍然还滞留在原有的传统上,还只是围绕着前辈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划定的一些门派圈子里绕来转去,自我吹捧,人云亦云,而对于原定的观念却很少去“雷池”,漫无目的、犹如井底之蛙。其实这样做既误自己又有违前人的寄托,势必将落后于时代,绝不可取。中国武术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认定正确的方向,要在先驱们所铺就的道路上去不断地拓宽更广阔的途径,以更加科学的角度去继承和创新,进一步补充和丰富新观念、新思想,使中国的武学事业在此基础上得以快速的发展,并且紧紧抓住时代机遇与国际形势接轨,步人现代武道之列,可以说,中国的武术有着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只要我们肯努力开发,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具有中华风格的各种形式项目的现代武道体育运动,从而有所突破,发扬光大。以下就此粗谈一些看法。 


一、武道具有艺术性,但不能失去武的性能而变成花拳绣腿,应是健身防身完美统一的体育。 

  从中国武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文明进步,武术也相应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传统的武术已逐步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消除了一些陈旧的封建陋习和背离实际的迷信色彩,以及落后的生产力下不发达的科学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同时不断地挖掘、整理、提高以展现出其自身的本来面目,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武学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并且积极地推出了竞技体育的形式,设定了进军奥运会的发展目标,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些不足之处,回首其发展的状况,数年来平心而论,以单一套路竞技形式为方向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虽然推广进行了许多年,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拥有了一定的实力,然而却一直忽略了“武”的性能、技击格斗,至今还未能摆脱那种哗众取宠的倾向,妄想借鉴体操形式去发展,服装的戏剧化,动作的舞蹈化,以及非技击性地追求高难动作,使中国的武术变得面目全非,变成了空对空的表演赛。由于套路内容的复杂与评分标准的繁琐,极易造成不公正、不合理的情况,难以符合奥运会规则简明的要求,这是中国武术进入奥运殿堂的严重障碍,这并不是真正的中国武学发展之道。 

  武艺姓“武”不姓“舞”,中华武功是千百年来拼打出来的,而武道是实践性很强的运动,离开了真打实战,只是单纯演练、凭空想象,必定是纸上谈兵,有此问题必然会严重影响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即使是直接继承中国武术的海外,各流派间也大大减少了互相交流的共同语言,完全违背了武学技击特性的固有规律,造成了传统武术的失真,即技击性的废弃。虽说武术套路本身含有技击,但此不切实际地照搬死板的套路,在真正的搏击中是根本没有用处的。所谓武术套路,只能算是武术的训练手段而已,而技击方法才是真正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界长期在舞姿技艺上求发展,一味以繁杂花哨的架子为专长而不注重技击性的开发,无疑是本末倒置,已失去了“武”字的涵义和自身存在的价值,如此继续下去,渐渐地会使中华武术的技击术失传。虽然在套路方面外国人很难有所超越,这反而更不利于武术的发展,高大的西洋人对于这高难复杂的身段,怎么也学不到位,举行国际竞赛显然中国长期占有绝对优势,金牌包揽,这在情感上讲也是难以被众多的国家所接受的,无法体会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文化的共享性,这是一种格局的自我设限,这样孤芳自赏地长此下去,中华武术必将无人问津,随着岁月的流逝,中国武术也必将因难以得到壮大而被取代。 

  古语言:华而不实,耻。技击是武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线,作为套路健身还可以,但失去了“武”的“技击”性能,还不如练体操更直接。近年来中国武学技击性虽然已得到了重视,不过又形成了套路与技击分划发展的格局,套路过于花哨,技击过于粗糙,这也是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已使中国武术走向了死胡同。作为现代武学之道,应该是健身与防身统一的体育艺术,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也应该是以探索技击为主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创立出新的竞赛形式,结合传统和现代武学,不仅要研究其理论思想,还要在功架技法上分析其特点,充分发挥其合理部分。改造其不合理之处,从而脱套出新,应用于格斗赛场上成为国际竞技体育运动,如此既可表现技击的实用性又使其具有观赏性,方能真正展示“武”之本色的精彩壮美,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二、武道也不单纯是格斗的技术,还应上升到哲学的层次,这是一种道德,一种修炼的文化。 

  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武术也必将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即武道。武道的意义,以由最初的保护自身,打击敌人,发展到有益于人格素质的修养与锻炼,武学已从战争中脱胎出来而转向修炼人生方面上来,冷兵器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相应的任何高超武功在现代化战争中都将微不足道,虽然作为武道应重视技击,但是又不仅限于此,还在于充实其文化的理念,以训育健康的身心。武学的思想应从单纯的技击观点升华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倡导武道精神,使人们通过习武训练,在实践中得到启迪,从中培养人的精神气质,发挥身体的自然力量,以健全人的整体素质,促使对人类社会以及整个世界的认识。此时武学思想已上升到哲学层次上,讲究的是一种道德,一种修炼的文化,这是传统武术提升转化为现代武道的正轨。作为武道文化,不单纯是格斗的运动,技击固然重要,然而也不可失去文化内涵,而应是一种有着很深文化底蕴的运动。 

  可是,现实的中国武术并未发展到这个高度,不能令人满意,此间搞的一些技击性的武术比赛,赛场上运动员坦胸露背,半身裸露,形象粗野,毛毛躁躁地蹿跳上场一拱手了事,接着纠缠不清地厮打在一起,毫无章法,虽说批评的尖刻些,不过情形切实,没有一点武道的严肃之气和中华儒将之风,礼仪之邦的传统在中国的武术中已荡然无存,人们只是为了练武而练武,真正的武道之义不该如此,不能只单纯地注重“武”而不讲究“道”,应该在习武技击的同时,还要修炼人的道与德,以达极限,进而了解宇宙,济世苍生。正如有人所说,如果进身仅是为了击倒对手,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武术与文化相结合方面,日本和韩国做得较好,特别是最善于汲取经验的日本,继承中国古风之余韵合成本民族的特色并保持得最好,又无冲突地与高度现代化的发达社会融合得最好,这与现代中国的一边放弃优秀的传统,一边追求国外新潮的习惯,是个鲜明的对比,很值得我们深思。 

  日本的柔道、空手道是人的一种文化素养,即一种修炼身心,认识自我,了解宇宙的运动,一种以文化背景为后盾的体育运动。对于大多数的现代日本人而言,武道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打斗手段,不是为了训练屠夫打手的运动,而是一种培养完善的人格,提高各种素质的运动。正因为日本武道文化性浓重,所以至今,还是大学生中最为活跃的运动,名师辈出,进而带动更多人,而韩国的跆拳道,也在大中院校中迅速发展,道馆林立,其凌厉的风格遍及世界各地。大家都知道,这些都与中国武术有着渊源关系,可以说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后来者,都已捷足先登,先后走向国际,推向奥运,被世界人民认可和喜爱,成为本民族的骄傲。可是作为本源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结合厚重的中国文化,改变观念,提高档次,将中国的传统武术遗产,提升转化成为现代武道文化?设想,那将是中国武学观念上的一场革命,只有迈出这一步,才能使我国的武学达到一种质的飞跃,这种关注思想内涵与文化素养的武道,定会在学校中打下根基,如此真正地走进文明社会,让文化人所接纳,同时更利于武道本身的提高,并且能够有力地促进向世界推广的进程。武道,是武与道的合体,修的是道而非术,不在于比武、复仇、保镖、争斗之类的取胜方法,而在于贯穿于人生活中一切的精神,应该称之为“武道”比较适宜,这是东方文化在世界体坛上的特色所在,可以说是最高尚的体育运动。 


三、继承传统遗产的同时,还要突破创新,从而树立自身风格的现代新武道,而后推向世界。 
  
  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目前而言,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至今还没有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是由中国人创立的,这与文明古国和亿万人民的泱泱大国实属不相称,而有希望成为奥运会项目的,目前来看惟有武道形式大有潜力,只有把传统的中国武术改造成为现代武道,而后逐步逐项地推向国际、打人奥运,才是最好的途径,这应该说是作为中国武林人士及体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与艰巨的使命。 

  中国武道走向世界的关键就在于自身的特色上,就是要树立起中华武道的独特风格。纵观世界各国的格斗运动,无不是以各自不同的技艺特色而立足的,如西方的拳击,虽只用拳不用脚,这正好充实了拳法的长处,东方的跆拳道,打不如踢,这正好发挥了腿法的威力,及空手道,拳脚并重就是专长,而柔道则手脚不得直用而配合腰去投摔、固拿以制胜。这些都已成为了独立的体育运动,都已列入国际奥运会的正式竞技项目,正如老子所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然而传统的中华武术虽说能健身、能技击,可谓体用兼备,实用性强的拳术也不少,但作为本质特性的东西已被世界各国的武道所挖空,武学体系已分化得没有特色可表现,丧失了自身体系的存在价值,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所谓两个想法是相同的,其中一个就是多余的,而先人者为主,难怪现在作为“武道之源”的中国人,纷纷放弃本国的武术而去练习源于中国古代“唐手”的跆拳道、空手道。虽说中国武术在一些竞赛方面也能取胜,但其发展的成败,不是单靠取得几个世界名次所能决定的,争魁夺霸不是武道的宗旨,发扬光大在于让全世界的人大众化地接受。中国武术的内涵博大,可以说涵盖了所有武道的基本原型,但并不精深,很难说达到了完善的程度,精糟并存,未能提炼,过于繁杂琐碎,难以使之深入浅出,加上玄奥难懂,使人无所适从。练习时间长,功效慢,功架、技法保守原始,很难形成真正的格斗运动,以及门派众多,互不交流,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只求异化,不愿求同,最终难以统一规范。虽然表面上拳种百家,种类繁多,其实大都千篇一律,难成体系,在国际上还没有能代表中国完整武学风范的大家出现在世人面前。所谓的传统门派,只是徒有形式的太极、八卦;所谓的现代门派,也不过是空洞无物的无招胜有招,这些只能是像鲁迅先生所批评之中国人的弱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罢了!虽说数十年的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及广大民众的多方努力,大力推广,但事实上始终未能有太大的进展。2008年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上,中国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成绩,无论是奥运会还是残奥会都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可是中国的武术并没有就势成为正式的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这不得不令国人有所感触!令所有武学工作者深感遗憾!出现此种不尽人意现状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各方面的推广问题,而在于武术本身的不足,是缺少独特的技术体系及理论方法的精简化、标准化所致,一个局面混乱又没有自身独立风格的东西硬拿到世界上展示,人家当然是难以接受的,虽然表面上呈现出中国功夫风靡世界的虚荣假象,所谓的神功绝技终被奥运会所拒绝。有人说中国武术难以进入奥运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不能相容所至。错,这不是理由,我们应该诚实地面对,不再自我安慰了,那只是无能的借口、弱者的标语。中国人常有个毛病,干什么事情落在人后,就总是会找个理由去掩饰自己,而不是加强努力去赶上并超越人家。从柔道、跆拳道、空手道的成功例子中就会看出,东方文化被奥运会所接纳正说明奥运会并不排斥外来文化。东方的柔道、跆拳道、空手道正是在长期的市场化运作中不仅没有迷失自我,反而更强化了自身的民族性,事实证明没有必要照搬哪一项目运动模式,也不需要戴拳击手套缠手裹脚,亦步亦趋,只有轻装上阵,充分地放开手脚去发挥出身体的优势,并且积极地吸取本国尊崇佛学、儒学的传统,在技艺内容与礼仪形式上完美地表现出来,才会使训练和竞赛活动更具文化内涵。他们都努力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全面地改进本国所有的传统武术,促使其形成符合现代发展的新型的各种武道项目,并且主动靠近国际市场,最终抓住市场,迎来发展机遇。反观,我们则始终跟在别人后面艰难地走着,视自己的长处于不顾,生搬硬套,步人后尘。中国人也多有随俗从众的心理,做什么事情都附和着一种随大流的风气,比如,武术设立的散打项目,虽然项目不错,但是全面抄袭现行拳击的种种现象,不仅在服装、护具、技术手段上机械地模仿,甚至在赛间报场次这一细节都要克隆,竞赛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脱离了我国武学的本来面目,不伦不类,一看就知道这根本不像是中华武术,反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拳击加腿的运动,这样的东施效颦的形式能说是显示出中国的民族性吗?这怎么能不使我们面对人家的成功而不感到望尘莫及呢?如此尝试,一次次地探索失败后仍然未找到原因,还在一直探索,虽然也很努力,但总是徒劳地找不准路子,如此反复无疑犹如邯郸学步,终将葬送武术的市场化前程,这样毫无自我个性的想法怎能有所超越,妄想把中国武术打入奥运会只能说是一种单相思式的爱国梦想。武道的成功发展,进行适当地学习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是必要的,但必须走出自己的路子来,这样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不然只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外表,不顾自身的条件与特点,不注重内在的提取,那只会是弄巧成拙。这里虽说要求高些,但不无道理,值得引以关注。 

  继承传统过于保守,进行改革又过于模仿的双重思想,个个自相矛盾,这是一种暂时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的办法,如此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新需要又盲从不顾及求根治本的思路是行不通的,不如推倒重来,从根本上去解决,这就必须彻底革新。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再造新生的决心,所谓不破不立,应放开步伐,打散所有武术门类的传统顺序,来个彻底性的转变,变则生,不变则亡。现在老套子走完了,是该放下架子的时候了。首当其冲便是创造武道的新观念,这样才能昂首挺胸,走向世界。我们应该从新审视武学概念,从传统武术技击实质出发,以科学的创新精神去改造它,跳出国内学术争议的小圈子,跻身国际的大交流圈,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全面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效益,誓在世界武道中见优长。武道作为体育运动,是包括所有技击格斗性运动项目在内的概念,如体育中球类运动一样,是包含着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总和。武术范畴并非中国一家,别无分店,不单单是套路、散打、太极拳所能涵盖的,而如国外的柔道、跆拳道、空手道、剑道及泰拳等等一切格斗项目都属其列。并还在不断地开阔、自由地拓展出种种形式,显然不可只以中国武术为定线而否定国外的各种格斗项目不是武术,如果这样那是什么?试想,国外武道界的发展不会受此界定而封闭自己,再则,中国武学就此止境了?就不再生发展了?所以,我们应该拓宽思路,用现代人的开阔视野去加以认定,传统武术与现代武道都同属一个大的范畴,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小项目,不要自我小看,只不过传统武术遗产是现代武道的根源,现代武道是传统武术的完善形式,是一切技击格斗运动的统称,按现代国际惯例称“武道”为合理,以中国人的习惯称“武术”也合情。对中国而言,应该在保持中华传统武术精华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彻底粉碎一切陈腐的既定观念,融古汇今,中外合璧,面向现代,从新组创,创立出独特功技体系的现代新武道,以合乎新时代变化的要求,构建起一种精简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国际竞技体育运动。可试行开展徒手的及器械的对抗性竞技项目,如现今已在国外发展起来的有名的截拳道、散手道,以及中国未来可发展的未名的枪道、刃道,并可再生地发展出各种武道形式的体育项目。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武道项目列入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武道高手雄踞于世界体坛,所谓“风格决定命运”。不过数年,在广大的全球范同内必将得以迅速普及,并在广泛的国际交流与文化推广中为体育界所公认,使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新兴的种种武道项目在世界上大放异彩。 

  但是话说回来,任何人一旦面对传统总是显得渺小和孤立,因为势成群体的墨守陈规已经养成习惯性,要想战胜封闭压抑的传统阻力是很难的,必须费尽心力,振作兴替一番不可。对于现代中国人虽说总是提倡创新,创新,而真正涉及未开辟的领域,创新精神还大大缺乏。创新需要的是有个性的人才,而发展需要有开放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负的一面向来讲究那种固定狭隘的师承关系与学历观念,即哪门哪派,多少多少代传人,不然就算再好的技艺,再好的学问也不受重视。中国文人动辄说,伏羲、老子、孔子、孙子、诸子百家,那么试问,伏羲有师吗?老子有师吗?孔子何学历?墨子、孙子、韩非子又何学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不都是出自于人的开放与独创精神吗?这样能够创造出后世无与伦比,影响中国千年辉煌的中华文化之根基,成为万世师表。以近代国外为例,世界奇人爱迪生、爱因斯坦,中途被退学。被老师和同学们认为低能、傻气,怀疑智力有障碍,或是木讷、笨拙,是一块朽木,无雕琢的价值,被嘲笑为差劲的落伍者,最终都以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加之勤奋、努力、钻研,终于成为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世界发明大王和成为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人类伟大的科学家,而瓦特、福特、本田也都未曾上过大学,且能白手起家,从产业边缘切入,不断研发新技术,自力发展精湛的核心技术,都有着狂热、叛逆、率真的人格特质,勇于挑战传统,或以梦想实业家自许,建立起新的国际产业标准,培养出企业无可摇撼的优势实力,成为强大的国际经济竞争力。就武道而言,世界顶级影响人物李小龙,也未毕业于什么武术学校和电影学院,但是,他那反叛传统的武道哲学与鲜明的自由个性造就了他的武功实战能力和功夫电影艺术,至今世上无人能超越。孔子说得好:“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尝师之有(《论语》)。”不过后来,中国学者们却不是如此,他们能钻研进去而冲不出来,盲从地崇拜性与外来交流的闭塞性,使人学得日益清高、自大、顽固僵化。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一纸文凭和一派师承,并不能代表学知实力,世界上多少成就人物,并没有这些显赫的荣誉,可是,他们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也不是说,不尊师不重道,而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中华民族的发展需要这样的人才。 

  就近代我国武学的发展来看,在上世纪起至本世纪初,中华大地上很难说有一个现代风范的武道体系站稳于世界体坛,虽然风风光光的媒体、影视娱乐圈中多了不少的武星,但堂堂的体坛上却未必有一个成功项目的中国武道。就当前我国各门派的武功,也大多出自于古人的创造,这对于当代我国武林人士来说是一种耻辱,我们只是陈陈相因,未见光大,这样怎么能立足于世界。作为现代的中国人,不应指望和依赖于别人的搀扶,那是扶不起来的,我们应当毅然决然地树立起强烈的民族志气,自己站起来,以一种不畏世俗、不迷信权威的独特个性,勇于打破定论,敢于超越前人,去真正地落实创新。同时,相关部门也要肯于接纳和引导有个性的异端及所谓的离经叛道,让实践证明其应有的价值,切实地激发活力,鼓舞创新气氛,以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天下之广,人才辈出,必将以一种磅礴的大气去别开生面;这样,一个个崭新风格的中华武道文化就此创造出来,最终必将冲出国门,闯入世界而大行其道,去开辟一片新天地:这样,才能超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到那时,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总而言之,武道不仅是代表一个人的身心修为,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而技击、文化、创新是现今中华武学发展最欠缺的要点,以上仅对此三个观点的探讨性的全面论述,开诚布公,就是为了确定中华武学发展的大方向,使之少走弯路,步入正轨,使传统武术遗产焕然一新,改造成为适合现代时尚的新型武道,就此早日走向成功,走向世界,从而真正地发扬光大。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发自肺腑的强烈心声,这一切还需要我们许多中国人的努力。然而这也不是一时兴起,多少人一窝蜂似地大量征集材料、猛搞一气就能马上出来的,这也是中国人常犯的一种错误,这种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速成,只能换来一种不成熟、不精致、不长久的东西,热过之后,一散了之,成不了大气候。而真正的成功,靠的是日积月累地执着、努力、追求、创造而自然孕育出来的。我们应正视和改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不要忌讳不肯承认,这样做才能认清自己,求得完善,使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我们应深信,中华儿女能够有此勇气和智慧独立完成此项有意义的事业,这也是多少中国武林前辈们的美好梦想,他们费尽精力、呕心沥血、终生追求、渴望呐喊的心愿,将要由我们新时代的人去开创达成。武术梦!武道志!是频频消沉而继续萎缩下去,还是破壳飞出,一展魅力,世界都将拭目以待。行动吧!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中国尚武精神,一句话:热血华夏儿,奋力争志气!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831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