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民间活动 > 第二届陈正雷太极年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文)

第二届陈正雷太极年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2015-10-05   陈正雷太极
核心提示: 10月5日上午11点,在第二届陈正雷年会盛大开幕之后,组委会在年会主会场王廷酒店会议厅召开了本届年会的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河南...
  


       10月5日上午11点,在第二届陈正雷年会盛大开幕之后,组委会在年会主会场王廷酒店会议厅召开了本届年会的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河南分社、人民网河南站、河南日报、郑州电视台、映像网、《中华武术》杂志、《武魂太极拳》杂志、中国太极拳网以及来自海外的美国《功夫》杂志、韩国高山电视台等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多家媒体到场参加并提问。陈正雷大师携“太极师母”路丽丽女士、“大师姐”陈娟老师、“太极少帅”陈斌老师及本次年会执行总导演陈媛媛老师就媒体的提问做出了回答。



       在回答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关于太极拳文化在中国与海外的文化桥梁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问题时,陈正雷大师用自己一生四十余年在国内外的传拳经历以及众多太极拳爱好者的生动实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赢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在回答人民网河南站记者提问出的“作为目前最规范、规模最大的陈氏太极拳传承体系之一,陈正雷太极体系的发展状况”问题时,陈正雷大师回顾了从74年首次参加国家太极拳大赛到九十年代创办太极拳文化公司的情景,陈大师从只身一人传播太极,到整个家庭都加入到太极拳事业中,加上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众多的弟子和爱好者的支持,这些都促使陈正雷太极体系不断壮大。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成就了陈正雷太极体系的今天,并激励着我们向更高方向迈进。这里要说明的是,陈正雷太极体系指的不是太极拳的体系,而是陈正雷的家庭、弟子、拳友和支持者的体系,作为太极拳的传承人,我们对太极拳仍是规规矩矩的传承,没有任何创造。



       陈正雷大师还就中国传统文化和太极拳文化的关系以及举办年会的初衷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说:我们举办的太极拳年会正是为了搭建一个团结、包容、共同努力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平台,让更多人加入进来相互交流和学习,并因此而受益。选择家乡陈家沟举办,也是为了把陈家沟太极圣地的文化传播出去,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




       当谈到这个特殊的太极家庭为什么能够前赴后继地投入太极的传承和传播中时,“太极师母”路丽丽动情地谈到作为一位太极传人家属和儿女的种种不易和艰辛,但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和健康的传播,几十年的付出觉得很值得,太极拳的传承责任和魅力把陈正雷一家都凝聚到这为全人类送健康的伟大事业中去。另外,两位女嫡宗传人陈娟和陈媛媛老师也分别回答了关于太极拳如何系统传承和与时俱进的问题,陈氏太极作为国家非遗瑰宝在技术上需要原汁原味地继承,但是在发展模式上可以结合时代需要转变,汇集多种传统文化的陈正雷太极年会不仅是一个武术盛会,而成为了一个文化平台,这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相信中国人一定会越来越认识到太极拳的时尚性,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短短一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陈正雷大师的言辞总离不开责任、传承和老师的教化。现场也时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正是依靠着淳朴深厚的品德和家传的太极拳技艺,陈正雷太极的发展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规模。作为太极拳的弘扬者我们将会继续为之努力不懈。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777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