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太极范儿的马云(正文)

太极范儿的马云

2015-04-18
核心提示:  在大多数人眼中,马云是个商界传奇,他却希望人们称自己为“太极拳师”。  太极情缘由来已久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近些年马...
  

 
   在大多数人眼中,马云是个商界传奇,他却希望人们称自己为“太极拳师”。
 
  太极情缘由来已久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近些年马云出席各类重要场合时都很少穿西装,他有不少衣服上都缀着中式传统的盘扣,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演他的太极功夫。
 
  在2009年的阿里巴巴“笑傲江湖共赢天下”颁奖盛典上,马云一袭白色武侠范儿古装,以金庸名著《笑傲江湖》中大侠风清扬的造型亮相,在发表致辞后,他即兴亮了几手太极绝活,引来现场阵阵叫好。此后在很多公开场合中,都可以看见身着中式短衫的马云行云流水般舞起太极,其凝神专注犹如置于无人之境。
 
  “人要活得长,要少动;要活得好,要多动。人生和公司都一样,要想活得又长又好,就得练太极拳,慢慢动。”马云的这番话早已被坊间引用为“马氏名言”。
 
  其实,爱好中式生活的马云一向崇尚武侠文化,他的太极情缘由来已久。在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马云就曾在西湖边上学了很长时间的杨氏太极,20多年来,他先后师从过9位师傅。
 
  2010年4月,马云千里迢迢远赴太极“圣地”河南温县的陈家沟。在陈家沟,马云见到了景仰已久的王西安并拜其为师。王西安何许人也?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当代陈氏太极拳代表人物、“四大金刚”之一。
 
  如今的马云已经成了太极拳高手,是个练家子了。据阿里巴巴员工透露,他平时在办公室经常练太极,有时与下属开会时,谈着谈着就可能突然站起来练一会儿太极拳。用他的话说,就是理理思路找找灵感。甚至有一次到印度,他到一家寺庙里打太极,还吸引了寺庙中的僧人跟学。
 
  太极管理经
 
  中国人对于太极的理解,有时不单单是一套拳法那么纯粹。超越字面意义的“耍太极”不仅是动作,也是形容词。在商人的世界里,“会一点太极”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的技巧。
 
  马云的管理理念中,也常常出现太极。
 
  “我静下来,公司就会静下来。”
 
  “在太极里,我最欣赏的三个字是定、随、舍。”
 
  “阴和阳,物极必反,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化,什么时候该聚,跟企业管理是一模一样的。”
 
  在马云的理解中,太极拳不倡导主动进攻,四两拨千斤的意境启示着做生意的理念:“不管别人如何,外面如何,你只需专心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在整个社会浮躁中,我希望人能够静下来,慢下来,在慢中体会快的道理。”
 
  其实,马云关于太极拳的这些感悟,最近两年来,早就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对太极拳的点滴感悟,他都乐于在各种场合拿出来与人分享。
 
  马云承认自己从太极中获得了巨大快乐,无论从做人还是管理企业上。
 
  马云之所以常年坚持练习太极拳,首先,是因为他早已认识到太极文化蕴含着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比如“虚灵顶劲,不偏不倚”的意思,“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敏捷,这些不光对练习太极拳,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太极拳是以拳术来表达太极思想,每一招都是既可攻又可守,在马云眼里,任何招都是有解的,也就是说“没有绝望的境地,只有对境地绝望的人”,他也明白了什么叫攻什么叫防,何时攻何时守。
 
  马云最欣赏太极文化中三个字:定、随、舍。他认为,“定”就是一种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布局,即看清自己,看清未来,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镇定面对;“随”就是在发展中要因势利导,即只有当有实力时,才懂得如何去靠别人,跟随别人;“舍” 则是一种更高境界,要学会放弃,即能让人看清自己,只有明白什么东西你一定不要,才能明白你要什么,也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要放弃什么。如今的马云,正从太极拳文化的“虚实”“动静”“开合”“进退”中,把握着阿里巴巴的“方向”与“节奏”。
 
  另外,练习太极要想练成天下第一,得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根基必须要稳。稳主要看步法转换。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也在于步。步法转换得好与不好,决定了所能达到的功夫境界。这在马云看来,其实就跟做企业一样,必须确保企业发展稳定的同时,才能去考虑发展得更快更好,如果没有“稳”这个前提,就谈不上更快更好的目标。
 
  事实上,马云早已深入学习道家哲学。据马云身边人说,在他自己的车里,经常放着《道德经》《庄子》,或其他古典著作。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698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