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春天练太极拳更能修身养性(正文)

春天练太极拳更能修身养性

2015-03-23   中山日报
核心提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下,正是春天万物复苏之时,“潜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应该经常走出家门,或到公园踏青郊游,或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下,正是春天万物复苏之时,“潜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应该经常走出家门,或到公园踏青郊游,或去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借助春天的生机养自己的生气。不过,在养生专家看来,春天的运动尤为要注意“慢”,不宜过度。最佳锻炼效果以微微出汗特别是感觉背部有一点出汗为宜。而太极拳作为春季养生的主要方式之一,相对于其他的剧烈运动,动作更加舒缓自然,强调意和气的结合,不仅能够修身养性,而且还能抑制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有利于病体的恢复和休养。

     ●青壮年渐成主力

     近日,记者在全民健身广场、火炬开发区广场、龙瑞牌坊等场所发现,现在不仅老年人热衷练太极拳,连青壮年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在我们的印象中,平日太极拳是老年人的运动,在中山的全民健身广场,一拨拨退休老人在音乐的陪伴中,练完了太极拳,练太极剑、太极扇,不亦乐乎。而那些青壮年似乎对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更感兴趣,一般星期六、日早上十点钟左右,还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为何有这么多青壮年也爱好这项运动?好奇心驱使,记者走近了这些群体。原来,近年来,中山已经有了近十个太极拳的培训推广中心,这些太极拳的种类也各有不同,主要有职士雄太极拳培训推广中心、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武当养生太极拳馆等。这些以青壮年为主的太极拳团体,不仅在本地交流,还到韶关、珠海等地交流,良好的氛围,又带动了一些青少年练习者的加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学习太极拳的青壮年全市已经超过2万人。

     ●太极拳不断追求协调

     经常在全民健身广场教拳的太极师傅职士雄师傅告诉记者,现在这么多人练习太极拳,是因为太极拳是一种把拳术、中医经络学、《易经》阴阳学、导引吐纳术多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它通过柔和缓慢的形体动作修身养性,去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的运动形式。这个定义就把太极拳与其他形式的健身术、拳术区别开来了。尤其作为拳术,太极拳与其他拳术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其他拳术大都是为了训练技击的效能。然而,一个人要想绝对有把握地打败另一个人,就必须进行超常的训练,承受常人所不愿承受的痛苦,当这些超常的训练到一定程度后会成为练习者的资本,到处炫耀争斗,形成了个体与社会的不协调。但练习太极拳则不然,因为练太极拳是在不断追求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在这个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胸怀,平衡自己的心态,开发自己的智慧,提高自身的修养,强健自己的体魄。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拳术、健身术所不能比拟的。

     ●更多女性加入太极拳队伍

     “原来以为老年人才练太极拳,后在朋友带动下也尝试着练了,才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太极拳讲究阴柔之美,既达到健身的效果,又可把身材练得柔美,且可修身养性,特别适合我们女性练习。”在某企业上班的黄小姐这样对记者说。她告诉记者,她们公司有六七位年轻人都在练太极拳,其中大多是女性。

     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女儿因为协调性不好,才让她来学太极拳的,练了后,她很喜欢。他认为练太极拳不易受伤,对身体好,且锻炼孩子的毅力。另外,太极拳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不需要硬件设备,只要有块空地,想练就练,是项方便练习的运动,利于普及。

     董女士也认为,中国的太极拳讲究练身和练心结合,比印度的瑜伽更加有效果,中山学了三年太极拳,她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巧妙融合中医原理的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着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使女性肌肉得到均衡发展,使肢体匀称、轻灵、柔软、有韧性。另外,太极拳讲究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动作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小心翼翼,富含哲学思想的太极文化,使女性“内秀”得以提升,内敛的气质,沉静典雅的风范,深刻改变女性魅力。董女士说,与她一起练习太极的同伴已将近20人了。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680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