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晨练
太极拳文化园
基本情况
温县陈家沟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是赵堡镇的一个行政村,人口2800多人,村民小组10个。位于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上,南邻黄河,南水北调渠穿村而过。陈家沟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遂陈氏人丁繁衍,村名变更为陈家沟。明末清初,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易经》太极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等,创编了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陈式太极拳。经300余年传承,形成了陈、杨、武、吴、孙、和等太极拳流派。目前,太极拳已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为传播,习练者达3亿人之多。太极拳已成为连接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民和谐共处的重要纽带,正成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
1978年11月16日,邓小平同志题词“太极拳好”。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拳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6年,陈氏太极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陈家沟被中国武协、民协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目前,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有陈小旺、王西安、陈正雷、朱天才等,2012年,陈小旺入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十大人物。
发展现状
围绕“立国家项目、申世界遗产、做国际品牌”的目标,做好“根、拳、养生”三篇文章,努力建设好太极拳发源地,打造出永远的陈家沟,让陈家沟更像陈家沟,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是温县坚持的发展理念。
在规划编制上,完成了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引水规划》等,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按照传承、弘扬、养生、功夫、产业五大功能区设计,开展对太极拳全方位多层次的挖掘、整理、推广,描绘出了陈家沟世界太极拳文化圣地的蓝图。
在基础设施上,一是形成了文化旅游区东有长兴大街、南有沿黄大道、西有子夏大街、北有太极大道、文化区有王廷大街的便捷交通网络,新建的停车场已经投用。二是实施了王廷大街、沿黄大道、南水北调渠三大绿化工程,实施了老蟒河改造工程,让陈家沟能够看得见清澈宽广的河水。三是实施了景区提升工程,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视频监控、治安、医疗、公厕、电子门票系统等,今年6月份,陈家沟景区获批国家4A级景区。同时,正在实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供排水管网、天然气管网、移动信息网“五网”建设。
在陈家沟村庄建设上,与北京绿十字机构合作,按照信阳郝堂村的模式,对陈家沟老村改造进行了规划设计,目前规划设计方案已完成。
在服务设施上,太极文化国际旅游养生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演武厅、王庭酒店、王廷文化广场已建成投用。2014年,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已在这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