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民间活动 > 吴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温兆民收徒(正文)

吴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温兆民收徒

2014-10-22   陈延军
  
 

 

新入门弟子与师父师母合影留念

 
     2014年10月18日,辽宁省凌源市,晴空万里,空气怡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吴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王培生印诚门第四代传人,温兆民先生的收徒仪式在凌源举行。
 

 
吴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温兆民讲话
 
     温兆民先生(法号:方道)是北京吴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王培生印诚门第三代传人贾秀芬的亲传弟子,1955年 7 月 26日出生于辽宁省凌源市,年轻时就酷爱武术,曾习练华拳、南拳、少北拳、武当剑术;1995年开始,先后习练杨氏简化24式、48式太极拳以及吴式太极拳45式;2003年向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马虹老师学习83式陈氏太极拳,后参加马老师的传人学习班;2010年通过北京太极拳网向厉勇老师学习吴式太极拳37式;2010至2011年先后向丹东关思鹏老师和鞍山周怀恩老师学习吴式太极拳37式;2013年4月向贾秀芬老师学习吴式太极拳37式,同年6月正式递帖拜师。
 
     从最初跟随贾秀芬老师学拳至今,已经有19个月的时间,虽然凌源与北京相距近400公里之遥,但温兆民先生在习练太极拳上,认真刻苦,悉心钻研,坚持不辍,将自己练拳的视频通过网络传给师傅,请师傅校拳,又先后数次来京向师傅虚心求教。在京期间,还学习了乾坤戊己功、太极刀、太极剑等。
 
     温兆民先生不但在拳艺上追求精益求精,其为人也谦恭礼让,诚恳待人,真正体现了吴氏太极拳门规师训中的做人准则。渐渐地跟他学拳的人日益增多,温兆民先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等对待每一位诚心诚意学拳的学生,将自己所学悉数传教。在师傅贾秀芬老师的鼓励和推动下,决定正式收徒,此次共有八位弟子拜师,他们是:石彦辰(法号:元畅)、何焕国(元通)、扬振奇(元翔)、张健(元顺)、张志刚(元诚)、温韫嘉(元嘉)、丛腾龙(元祯)、张书闻(元褆),这八位当中,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阿訇),有畜牧业养殖人员,有司法部门的公务员,有在校大学学生等等。其中有一名弟子因在外地工作没有赶来拜师现场。
 

 
     此次拜师仪式参加的来宾有贾秀芬老师及爱人屈建国先生、温兆民的爱人姜秀英女士、贾秀芬老师的弟子张寒、廉浩、田霄,以及温兆民先生的好友,吴氏太极拳爱好者崔鹤平、赵振江等。中国武协市场开发委员会委员陈延军也发电表示祝贺。
 
     这次吴氏太极拳的拜师收徒活动,在辽宁凌源地区尚属首次,使我们吴氏太极拳印诚门派这朵奇葩之花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希望从今以后,成为在辽西地区传播弘扬传统吴氏太极拳的一股中坚力量。
 
     贾秀芬的弟子张寒参加拜师仪式后,有感而发赋诗一首: 
 
     驱车数百赴凌源,兄弟重逢笑开颜。

 
     神意何在席间研,推杯换盏尽余欢。
 
     徒侄个个神凝重,字字珠玑赞师贤。

     印诚发展共佐证,吾师德技又广传。

     相见时难别亦难,百般离愁在心间。

 
     来日同门再相见,太极文化展新篇!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596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