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众朋友大家好。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太极拳协会和河南省体育总局主办的2014年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刚刚在温县落下帷幕,作为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中的一项重要赛事,本次公开赛代表了目前中国武术太极拳项目的最高水平。来自全国18个省市、118支代表队的1300多名太极拳选手云集太极拳发祥地,展示技艺,摘金夺银。在众多参赛队伍里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支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7名选手在11个单项中斩获了一金四银三铜的好成绩,他们,就是南阳陈子明研究会代表队,今天,我们大河网有幸采访了代表队的领队,也是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的会长白玉。您好,白会长。
白玉:您好。
记者:祝贺你们这次取得的好成绩。
白玉:谢谢!
记者:带队参加这次比赛,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白玉:能够带队参加这次太极拳公开赛,我非常荣幸。这次比赛规格之高、程序之严谨、裁判之公正都令人称赞,效果非常好!能够在这样一个高级别、高水平的赛事上取得一定的成绩,我感到非常高兴!
记者:总体来说,您感觉代表队的参赛选手表现得如何?
白玉:很好。选手们平时都很努力,这次大多发挥出了正常水平,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赛事,个别选手难免有点紧张,但是总的来说,表现都很好,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参加比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记者:大家对你们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可能都不太熟悉,您给大家聊一聊吧。
白玉:大家都知道,陈氏太极只在本门中口传身授,秘不示人,直到陈子明时代,他和其师陈鑫二人不私家传之秘,用十余年的时间发奋著书,第一次使陈氏太极大白于天下,为世人继承和发扬太极拳绝学做出了卓越贡献。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设立在西峡,成立于2013年,隶属于西安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大家可能对西安的太极拳协会在南阳设分会感到有些奇怪,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的恩师——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王胜利大师,他也是西安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的会长。这样一讲大家就明白了,武学上没有严格意义的地域辖属,只重千载难逢的师徒机缘。我有一句格言是:“人生三大憾事,莫过于‘遇名师不学,遇良友不交,遇邪恶不拒’”,王胜利大师不但是我的恩师,也是南阳陈子明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可以说,没有恩师,就没有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更没有这次比赛的好成绩。在恩师的指点下,西峡陈氏太极拳小架有了快速发展,目前会员已近百人。
记者:“人生三大憾事,莫过于‘遇名师不学,遇良友不交,遇邪恶不拒’”,您说得真好,也许正是得益于您的品格,才使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的成立成为了可能。
白玉:谢谢。其实太极拳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首先,太极拳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殿堂的瑰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已经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2.5亿人,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其次,以太极拳等为代表的武术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民族荣耀,太极拳完全可以像瑜伽、跆拳道、泰拳一样,成为中国标志性的体育项目和“尚武精神”的载体,唤醒国人的自强精神,增加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使“太极魂”助力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再次,太极拳刚柔相济、圆活自然、快慢相间,蕴含着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学习太极拳,更是学习一种人生态度,对于现代人放慢生活节奏,缓解精神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作用。最后,中国首富马云和国际巨星李连杰也联手开始进行太极拳的产业化运作,这是太极拳趋向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因此,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的成立与发展,上乘天时。
记者:哦?那是不是还有地利和人和?
白玉:当然有。西峡地处豫西南边陲,为古时秦楚交界之地。八百里伏牛山横亘东西,悠悠鹳河水连延南北,钟灵毓秀,民风淳朴,是闻名中外的世界第九大奇迹——恐龙蛋化石群的发掘地,也是山茱萸之乡,猕猴桃之乡,香菇之乡。交通便利,沪陕高速、209、311国道贯通全境,尤其是即将修通的武西高速,将使西峡成为洛阳、焦作、郑州的后花园,太极拳和水墨龙乡的有机结合,将赋予西峡乃至南阳旅游新的文化内涵,人们在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中,转眼就来到八百里天然氧吧,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游览一下如画美景,再练练舒缓自然的太极拳,定会精神焕发、心情盎然。说到人和,有王胜利大师的指点,有研究会众多会员的勤学苦练,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一定能发展起来,这次比赛获得的成绩就能说明这一点。
记者:听了白会长的一席话,感觉真是受益匪浅,这里我还想请教一个问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传承和发扬太极拳绝学的过程中,您都遇到过哪些困难?
白玉:太极拳虽然和少林功夫齐名,但发展的势头却没有少林功夫强劲,这里面存在有品牌不统一、判别无标准、学成周期长和宣传不到位等客观原因,但关键问题还在长期以来,广大群众对太极拳的思想误区较为严重。一提太极拳,就会片面的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才练的拳,严重制约了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借此机会我要为太极拳正名:太极拳绝不是广场舞,也不是太极操,更不是花架子,虽然说太极拳缓慢、宁静,成为老年人锻炼身体、防病治病的首选,但这只是练习太极拳可促进健康的有力证明,并不意味着太极拳就是老年拳。太极拳是一种武术技击,从创立开始就是用于实战的。从武术拳种的分类来看,太极拳属于内家拳,出功夫难,武术界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三年打废人”的说法;从自身作用看,少林拳具有的技击、防身等功能太极拳皆具有,太极拳具有的中国传统医学经络学,道教的修身养性等功能少林拳则不能显现;从拳理来说,太极拳,尤其是陈氏太极讲究缠丝劲,符合力学原理,有着“四两拔千斤”的说法,它柔中带刚,刚中有柔,讲究以柔克刚,后发制人。总之,太极拳学好以后不但可以强筋健骨,还完全可以用于防身。另外,研究会刚刚成立,会员自身的武学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群众中的整体普及推广力度还不够,产业化作的相关人才还比较匮乏,尤其是资金问题是当前制约发展的瓶颈,比如说这次参赛就是我们研究会的会员自费参加的,研究会的发展亟须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记者:一定会的。接下来您能为我们大家描绘一下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的发展前景吗?
白玉:好,我们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的宗旨是“继先贤绝学,弘太极文化,探武学要义,促百姓健康”。从学术研究层面讲,我们要为太极正名,扬国术神威,像先贤陈子明一样,真正以推广陈氏太极拳为己任,拿出一本具有概括性、权威性的陈式太极拳小架教程;从推广普及的层面讲,要开展太极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的“三进”活动,目前,已和清华大学取得了联系,南阳陈子明研究会清华分会正在筹备建立。同时以西峡为重点,逐渐把南阳陈子明研究会的影响力辐射到周边县市;从产业化运作的层面讲,首先要通过专题片、学术文章、网络小说和电影电视剧等形式把太极拳宣传开,目前研究会的长篇网络武侠小说《豫西群侠传》已近完稿,剧本《陈子明传奇》也正在创作之中。随着研究会的不断发展,以后我们还将成立太极文化传播公司、陈氏太极拳武校和太极拳养生馆等等。争取通过3到5年的时间,把全国太极拳比赛办到西峡来,努力争创“全国武术之乡”的牌子,为西峡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记者:好,真是前景一片光明,相信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一定能团结一致,排除万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把先贤的绝学传承好,把太极的理念传播好,把身心健康带给千家万户!
白玉:谢谢您的祝福与鼓励!目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于南阳陈子明太极拳研究会来说仅仅是个开始,“继先贤绝学,弘太极文化,探武学要义,促百姓健康”,我们正在努力,我们还在路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