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张三丰太极拳”能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笑!(正文)

“张三丰太极拳”能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笑!

2014-08-08   中国太极拳网   一剑
  
       近日,听说福建某地要将“张三丰太极拳”申报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感到很可笑。难道真的应验了“谎言重复一万遍可以变成真理”的名言?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福建某地将“张三丰太极拳”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进行申报,与此定义不符且缺乏真实的史据支撑。

       一、“张三丰”创拳说,本来是一场附仙攀道的现代神话。

       清朝末期,国力衰竭,民间各种功夫及武术项目附仙攀道的说法杂芜丛生。民国时期,政府开始重视国术(武术),有些流派的太极拳传人,为提高本拳种的历史地位,延续了这些附仙攀道的说法,将太极拳与张三丰嫁接。当时流传的张三丰创太极拳的主要证据与说法是:

       1、张三丰被宋徽宗召见,路上“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劂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创了太极拳。——这是将宋代的张三峰和明代武当山的张三丰移花接木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被“张三丰创拳说”这一直在重复着,并围绕他编了许多故事。

       2、张三丰观蛇鹤相斗创造了太极拳。——将太极拳这一在中国多元传统文化基础上诞生的拳种,淡化为一种简单的肢体动作的模仿和延伸。这种说法与以上说法在自相矛盾中同时使用多年,在相互否定中又共同作为张三丰创拳的原始蓝本。

       3、还有的讲:“太极拳‘何自来乎?有歌为证,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玉皇大帝,正坐当筵,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于拳术,教成神仙”。——将太极和太极拳等同,由于是道家老子设教,所以附仙攀道,将太极拳与道士张三丰拉扯在了一起。
 
       二、民国时期,经诸多专家学者的考证,否认张三丰创太极拳的结论。

       民国时期,经过我国武术界专家学者多次论证,尽管当时对太极拳是否在温县陈家沟诞生有不同看法,但对“张三丰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的看法是一致的。认为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论点,不但缺乏科学依据,而且近乎荒诞。当时著名的太极拳史研究者徐震(哲东)讥讽此为“良堪大噱”的笑料。被称为我国武术史的开拓者、著名武术史研究者唐豪先生,在经过多次对武当山等地的实际考察后,认定:太极拳发源于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编者。

       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武术部门挖掘我国少林、太极几大拳种时,武当山并没有太极拳的传承,也苦苦拿不出当地太极拳起源与传承的实际证据。

       当时,按照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的要求,登封、温县等地均上报了自有的、说明本身武术起源与传承的大量资料,然而那时武当山却迟迟交不出任何这方面的资料。后来流传的所谓的秘传三丰太极拳,不过是后人对24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的剪辑后,与武当流传的一些养生功法的混合产物罢了。许多到那里传拳的人都还在。
 
       四、近些年,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经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认真的考证,也否认了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
 
       中国武术,向来师传分明。说张三丰创拳,在传递的说法上就很荒唐。

       本来,张三丰没创拳,自然就没有传递关系,但一些人为了将张三丰与几百年后有太极拳的陈家沟联系在一起,只好来个“数传”之说。编出个“云游道人”,几百年以后将拳传给王宗岳,再让他传给蒋发。因蒋发和陈家沟有铁的事实的联系。

       让蒋发将太极拳传给陈家沟哪个人哪?起先编造(现在也还有人)说,蒋发传给了陈家沟的陈长兴。后来感到说的太离谱了,因为蒋发比陈长兴大一二百岁,这个说法让人笑掉大牙,就改口说传给了陈王廷。

       蒋发何人?张三丰创拳说者称蒋发是温县陈家沟旁的小留村人,可人家那村里的人根本不认账,说人家村里历史上没姓蒋的,再者,如果是这个村的人,蒋发死后会埋在小留村他的祖坟,不会被埋在陈家沟的五岔沟口镇邪。后来,温县个别人与外地“张三丰创拳说”者相呼应,撰写碑文,以给温县西水运村免费增加景点为诱头,在村里悄悄立个蒋发的纪念碑,不料也遭到了村里许多姓蒋的反对。因为他们不容人平白在家谱里增添一个毫无关系的祖宗。好在这个碑在众人的斜视下被处理掉了。

       蒋发原本是陈王廷好友李际遇的部下,李际遇被诛后躲到了陈家沟,鳏居陈家沟陈王廷家,直到老死埋在陈家沟。陈家沟祠堂里那幅陈王廷坐着,将发站着的画像,虽然文革丢失,但照片犹在。陈家沟关于将发的许多故事,有根有棵,人人皆知,哪里来的蒋发和王宗岳的关系。

       那王宗岳何人?中国武术史的拓荒者唐豪在充分考证后早有结论,他是清代陈王廷以后好多年的人。“张三丰创拳说”者让云游道人传太极拳于他,再让他传给将发,这不过是个戏说的穿越剧罢了,拿他作为太极拳传递的依据,岂不令人发笑?所以这些人就只好将王宗岳与一个明朝叫王宗的等同(这是他们善于张冠李戴的方法),再搞个穿越,让王宗岳由清朝回到明朝。

       认真查看一下从民国到现在那些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论证,荒谬而又自相矛盾之处多多,足以令人笑得喷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福建某地这次申报张三丰太极拳,这是继续堆砌起上世纪三十年代曾被考证后筛弃的所谓证据,对“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老调重弹,是为了本拳派或本地区的既得利益的一次荒唐之举,是对太极拳发源问题的搅局。

       早几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此又进行了反复的考察论证,重新肯定了“张三丰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的结论。

       继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陈家沟“太极圣地”、2006年国家文化部将陈家沟的太极拳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2007年8月21日,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又隆重地举行了“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的挂牌仪式。
 
       出席这次仪式的有: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国际武术联合会副主席、泛美武术联合会主席吴廷贵、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何青龙、以及中国武协、河南省、焦作市与当地政府和体育部门的领导。当时,来自国内外的两千多名太极拳爱好者及陈、杨、武、吴、孙、和六大门派的代表人参加、见证了本次活动。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太极拳诞生在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基础和大量的历史流传。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太极拳的诞生与中原地区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有着直接的关系,再者,作为武术门类的拳种,其创拳者必须具备有相应的武术基础。这些文化的积淀与创拳的基本要求,武当山及武当山的道士张三丰与中原地区及中原地区著名的武术家——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也决不能将在道教中盛行的太极文化与蕴含着太极文化的武术拳种太极拳等同,并因张三丰是道教的传奇人物,就将其与毫无关联的太极拳相联系。

       一些人利用张三丰创太极拳的传说炒作本拳派或者用来促进本地事业的发展,情有可原。可是,需要提醒那些参与评审的有关学者及相关人士:历史和学术问题的考证是科学、严肃、严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现实主义和主观臆断的态度。

       现在如果草率地将“张三丰太极拳”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很不合适、也违背太极拳传承的实际的,这样做,害处有三:     

       一是对原来国家有关部门对太极拳起源问题科学结论的自我否定。

       二是会引起世界各地相关人士对我国太极拳发展史认识上的混乱。

       三是会使国内外认为,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工作“轻率、随意和荒唐”。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564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