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太极拳成社区名片(正文)

太极拳成社区名片

2013-12-14
  

    自己当教练,开展兴趣班,百多人参与,每天都训练。一般小区里练太极拳的并不少见,但像新田社区般玩这么大的可不多。在观澜文体界,提到新田社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儿的太极拳耍得不错”。


    高楼都是平地起,新田社区最初练太极拳的也就几个人,而且还都是外来工群体。如今太极拳班的总教练陈汝潮,就是早期的练习者之一。自个儿平时在老家练过,来了这儿身子骨也闲不住,就隔三差五在新田公园里耍耍。他这一练不打紧,先是本单位几个爱好者跟着练。再来经常闲逛的本地人也看着眼馋,讲客家话的林礼侃就说,她就是看着“打得很专业的样子”,连续观察了几天,也就壮着胆子跟后面练了。


                                                 社区居民正在新田公园内练太极

 

    几个师傅,穿着太极服,经常在公园练拳,这场景去年被新田社区服务中心观察到了。社工们就和师傅们沟通,说是能不能组个练习班无偿教大家。对此陈汝潮几个自然是欢迎,“越多人练越热闹有意思嘛”。而且师傅们也不费事,无非就是自己练,后面大家跟着就是。于是去年底,太极拳兴趣班就开起来了,社工、居民和师傅们还定期碰头开会,确定兴趣班的内容和活动时间。

    大家商量的结果,每周一到周五早晚在新田公园集合练,周末则在社区工作站广场上来。为了保证“上课效果”,每期兴趣班限定20名居民参与。师傅们教出师兄师姐,先学的成了熟手再教后面的。如今兴趣班已经开办了10期,160多人次都参与了其中。

    你要问这练班的效果,林礼侃就说了,本地人以前就是打牌为主,如今有了太极拳不少人转了性,而且练起来“浑身舒服”。不仅如此,太极拳还成了沟通纽带,因为兴趣班里“本地人和外来者一半一半的”,一个班里既是“同学”后面又成了朋友,经常私下聚聚平时见面也打打招呼,仿佛都是老街坊一般。

    太极拳兴趣班成规模了,大家就又想成立协会,而且今年6月已经正式获批,“新田社区太极拳爱好者协会”,成了新区首个太极拳的协会。除了每天依然按时训练,新田师傅们还走出社区,参加了深圳太极研究会的表演活动。在大家看来,成立了协会那就更成组织了,“争取让更多人来练,就弄成新田一大名片”,成了居民和服务中心社工们下一步的计划。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463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