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家住油坊社区的70岁退休职工谢俊银都会来到包公祠门前的空地,带领大伙儿一起练习打太极。这些锻炼者大多数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年龄最大的已经87岁。晨曦中,和着舒缓悠扬的乐曲,几十位老人一起搂膝拗步、转身蹬脚、“白鹤亮翅”,一套套太极拳动作舒展如行云流水,轻盈似鱼游雁翔,流畅的动作和着优美的音乐,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成了包公祠景区门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学太极拳免费教大家
7月10日早晨,记者在包公祠门前看到,一队身穿白色练功服的老年人正在打太极拳,领头的老人就是谢俊银。虽然今年已经70岁了,但谢老看上去精神抖擞,身手柔韧有力。在他的带领下,20多名老人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整齐划一地演练起陈氏42式太极拳。之后,他又带领大家练习了一套太极剑,整个过程挥洒自如、一气呵成。
“队员们都是附近的居民,是自发来练拳的,坚持锻炼已经有20多年了。”谢俊银介绍说,他们的太极拳活动站是1995年成立的,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五六个人,现在已发展到20多个人,队员大多是离退休老人,大家以健康为目的聚在一起锻炼身体。
“谢老师教我们都是免费的。”从黄河大街赶来参加练拳的丁女士告诉记者,谢老师教大家非常认真,不厌其烦,直到队员们都学会为止。谢俊银说,他从小就喜欢体育,退休之前跟人学打太极拳,学会了再教大家。“退休之后时间充足了,就在家看碟、看资料,多学习一些套式教给大家。
谢俊银骄傲地说,这个太极拳活动站已经坚持了20多年,除了太极拳活动站的队员之外,附近的一些老年太极拳爱好者也加入到队伍中来了。“只要大家有学习打太极拳的热心和兴趣,有毅力坚持和大伙儿一起练习,就可以成为我们活动站的一员。”谢俊银说,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他们经常代表社区参加市、区各类文体表演。
持之以恒练就精气神
一见到太极拳活动站的队员,记者就被老人们的精气神所感染。参加练拳的石仁和老人身穿白色练功服,昂首挺胸、精神抖擞,让人很难把他和87岁这个年龄联系到一起。老人告诉记者,他是机关离休干部,一年前,他在湖边转悠时,发现了这支打太极的队伍,就站在一旁观看,看后很感兴趣,便加入到队伍中来了,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天坚持练习一个多小时,回家吃饭都是香的。”
谢俊银说,20多年来,他早已把打太极当成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哪天没练,他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20多年的持之以恒是怎样的精神?谢俊银说,打太极是他每天早晨必做的功课,像吃饭、睡觉那么平常。“练拳,练的就是一股精气神,想要身体健康,离了这三样可不行。每个动作对身体都是有作用的,长久练习,会起到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经络通了、血液循环得好了、气顺畅了,人就显得精神。”谢俊银说。
打拳收获健康和好心情
82岁的赵绍夏老人参加打太极拳已经20多年了,他告诉记者,每天早晨大家聚在一起练拳,互相交流、切磋拳法,在这个过程中,平素邻里之间的隔阂、小摩擦都慢慢消失了,心情也变好了。
87岁的石仁和老人说,他原来患有脑血栓,经常住院,自从练习太极拳后,身体变好了,一年多没进过医院。他说:“我们的身体健康了就是子女的福啊!”
老人们告诉记者,其实生活太享受了并不一定是好事,勤锻炼,把身体各个器官都调动起来更有助于身心健康。谢俊银说:“每天坚持练习打拳,一整套动作做下来,从头到脚都活动开了,对提高睡眠质量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