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作桥梁联友谊 太极文化再传扬
中国太极拳网讯 “温县陈家沟‘八大天王’中的‘睿天王’陈志强老师要来南街村啦!”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享誉海内外的“红色亿元村”南街村乃至整个临颍县城掀起了一股波澜,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无不掐着指头算日子,渴望一睹“天王”风采、聆听大师指教。
2013年1月31日下午,当气宇轩昂、精神饱满的陈志强老师出现在南街村太极拳俱乐部时,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临颍县太极拳协会和12个分会的拳友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南街村党委副书记、太极拳俱乐部顾问王继春亲自接待,对冒着严寒前来指导工作的陈志强老师深表欢迎和感谢。他说:“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练习受时间、场地、季节等因素影响小,适用于全民健身运动。南街村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练习太极拳的人也越来越多。南街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了,就是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们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增强体质,达到有病治病、健身防病的作用。大家的身体健康了,不但能为集体节约医疗费,而且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更好地推动集体事业向前发展。”太极拳俱乐部主任孟凡是陈志强老师的弟子,之前已向老师介绍了解了俱乐部的建立及发展情况,令陈志强老师对南街村党委肃然起敬。他对王继春副书记说:“南街村自去年成立太极拳俱乐部以来,村党委给予了大力关怀和支持,广大群众踊跃参与,俱乐部红红火火,太极拳在这里得到了传承。”王继春副书记希望陈志强老师以后能多来南街村指导,使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有更大收获和更快提高。二人在俱乐部内“热烈欢迎陈志强老师到南街村指导工作”的大红横幅前合影留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拳友们热烈的掌声中陈志强老师开始了授课。他向大家讲述了陈氏太极拳的发展历史、练习时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通过观看演练,他指出了大家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逐一纠正。针对南街村太极拳爱好者大多是初练者的实际,他指出:“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练习的方法和强度。初学者练站桩或某一个架势,持续的时间不要过长,从一分钟开始,然后再慢慢加量,但始终以练完功不感觉到疲惫为好。练习太极拳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招熟阶段,也叫明劲阶段,即脚踏实地、一招一式地练习,熟练掌握整个套路的运动变化;二是懂劲阶段,也叫暗劲阶段,即随着套路练习时间的增加,学会以外形动作的变化来引动内气的变化,再以内气来催动外形的变化;三是神明阶段,也叫灵劲阶段,即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达到周身上下无处不是手,碰到何处何处击,达到随势而发、随时而发的高级境界。”他强调,“练习太极拳,关键是动作准确到位,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陈志强严谨、认真、平实的教学风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我们想有所提高甚至有所造诣,又该怎么做呢?”面对太极拳爱好者的提问,陈志强老师有条不紊地说:“练习太极拳大致分三步:一是学拳,就是一招一式地跟着老师学,把动作做到位。二是修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有所提高,必须不断修正,就像小树想长成参天大树,也需要不断整枝打杈一样。修拳一定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三是练拳,就是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古人说‘学贵有恒’,练习太极拳更是这样。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功夫不能得到持续的进步,反而还会倒退,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告诫大家,“练习太极拳是一种养生的储存,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去练习,经过长期积累,就能收获健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陈志强的讲解,如甘露滋润干涸的土地,字字句句浸入大家的心田、植入大家的脑海。
在大家热切的企盼中,陈志强老师现场进行了表演。但见他拳架工整、形如流水,运动似棉花裹铁,轻盈中透着沉重;发力似猛虎出山,迅疾中携带刚猛。一会儿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会儿是翻江倒海、虎跃龙腾,把拳经中的“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节节贯穿……”演绎得淋漓尽致。
“光芒四射南街村,共富花香天下闻;毛公思想作航向,齐奔共产志凌云。”曾被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誉为“豫南一枝花”的南街村,因坚持毛泽东思想等红色文化、发展集体经济、首倡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而倍受世人关注,前来参观探访者络绎不绝,南街村因势利导,由此建起国家4A级景区,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南街村期间,陈志强老师还在弟子孟凡陪同下,乘坐电动游览观光车对全村进行了参观。“南街村给我的印象只能用‘震撼’二字来形容”,陈志强老师感慨地说,“南街村发展到今天,真的不容易,是个奇迹!王书记的‘富裕不等于幸福,幸福包括富裕’说得很好,很有哲理。以我练太极拳的感受,我认为幸福还包括健康。太极拳被人称为‘哲拳’,通过练习,一可以练身,保持身体健康;二可以练心,保持心态平衡。”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和练习太极拳、传播太极文化,并祝愿南街人健康生活、南街事业健康发展。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陈志强于立春之前的南街行,犹如一缕春风,在太极圣地陈家沟和共同富裕典范的南街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相信随着时日的增进,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太极文化和南街村坚持的红色文化,必将在两村间更好地传递、渗透,不断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境界,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