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申城百姓“习武”热情升温(正文)

申城百姓“习武”热情升温

2013-03-01   文汇报   钱蓓
  
《太极》、《一代宗师》热映,习武、养生会馆走俏 申城百姓“习武”热情升温
 

  太极、形意、八卦、咏春,电影《一代宗师》令人怀念民国武林;呆傻“怪咖”变身英雄,电影《太极》讲述陈家沟如何制造传奇……近年来武侠电影大热,民间习武热情也在逐渐升温。记者了解到,众多习武、养生会馆正走俏沪上,上海社区自发形成的练拳习武团队也越发庞大。

 

  一个工作日的上午,位于长宁区的申建太极拳馆里,3名身着太极拳练功服的教练带着几名学员,正伴随背景音乐练习。约半小时后,又有一波会员加入队伍。

 

  “场地只有100多平方米,会员已经超过300人,有点装不下了。”申建太极拳馆的馆长申小建告诉记者,2005年会馆刚开业时只有50多名会员,这两年学太极的人多了很多,“去年《太极1》公映后,一下子来了100多人,成为当年最大波的会员增长。这其中,确有一些是受电影影响而来学拳的。”

 

  申小建本人就是太极拳发源地河南陈家沟人,“我看过那部电影,故事自然有虚构,有夸张,对太极的阐释更是见仁见智。但它至少引起人们了解太极的兴趣。”

 

  创立于2007年的“易太极”养生馆,前两年因获得复星集团的投资而声名大噪。“易太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一线城市内各类太极养生馆增速很快,“易太极”目前在上海就有4家分店。

 

  “会所定位比较高端,氛围也很私密。到这里来练太极的人大多是高收入阶层,如大型跨国企业的CEO、国企高管、高级白领、影视明星等,绝大部分人是出于养生需求或对太极的兴趣而来。”会馆有关负责人也认为,相关题材影视作品的热播,对太极文化的推广有一定效果。

 

  据了解,《太极1》公映期间,“易太极”曾与影院、电影票订购网站合作,派出太极拳表演队在影院现场演绎,吸引眼球。会馆表示:“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电影越来越多,无论对从业者还是大众来说都是好事。”

 

  上海社区的各类群众团队中,太极拳、咏春拳、木兰拳等武术团队也越来越热门。不需要动辄几千上万的入会费,不需要专业的训练场地——社区团队是中低收入武术爱好者的福音。

 

  不过,社区团队也并非没有门槛。杨浦区控江社区有一支成立于1996年的太极拳队,有学员30多名,而有心加入团队的人数远不止于此。无奈专业出身的教练有些“挑人”——不“录用”身体条件不合适的居民。

 

  义务教授太极拳20多年的社区民警徐芳骞理解这种偏执:“练太极对身体的柔韧性等有一定的要求,也需要学员耐心坚持,一年两年看不出什么成效。”

 

  徐芳骞说,太极拳至少练三五年才有可能“入门”:“至于理解中国武术的精髓,磨砺内心修为等,更不是五年十年可以做到的事。”

 

  拥有几百名长期学员的徐芳骞出生于武术世家,其中不乏因观影热情而学武的人。徐芳骞本人也对任何与武术相关的话题有强烈的好奇心:“有这类电影电视播出,我一定会看,只不过花哨的电影和真正的武术之间,还是有很大距离。习武健身,靠的不是看完电影后的冲动,而是长年累月坚持的耐力。”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349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