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魅力青羊因太极而精彩(正文)

魅力青羊因太极而精彩

2012-12-1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肖竹 胡锐凯
  

 
    12月2日,“太极蓉城”2012年成都市太极健身成果展示活动在环球中心广场进行。这是成都市太极运动开展一年以来的一次年终汇演,6500多名太极健身爱好者以一场声势浩大的精彩演出为今年的太极系列活动划上一个圆满句号。此次参演选手均由各区(市)县精心选拔,水平明显较过去历次活动更高,演出方阵中一群身穿蓝色练功服、手持红色太极扇的选手尤其引人瞩目,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姿势如行云流水,太极扇的魅力和精髓得以充分展现。这些选手背后的“青羊”二字道出了自己的来历,他们像是一个窗口,透过他们可以清楚看到青羊区开展太极运动一年来的骄人成就。
 
  制度为保障 创造最佳健身平台
 
  3月6日,随着青羊区太极健身特色活动启动仪式的举行,全区各项太极健身、推广活动逐步展开。今年以来,青羊区以“太极蓉城·魅力青羊”为主题,深入开展太极健身特色体育活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太极运动推广过程中,青羊区各级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以区文体旅局牵头,相关部门和各街道充分配合,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社团、协会和俱乐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责任明确,分工合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太极运动发展。此外,结合全区实际情况,青羊区制定了全区性的太极推广计划,规划了“太极健身十大特色社区”和“三大全民健身目标”。至10月底,八宝、玉沙、同德、花园、清波、清水河、金凤、中鹏、民安、康庄十大特色社区全部形成,太极健身平台初步搭建完成,市民参与培训、锻炼的环境大为改善。
 
  有了常态化的齐抓共管机制,有了良好的健身环境,青羊太极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截至目前全区注册会员已达上万人,常年坚持开展太极锻炼的文体骨干增加到3万人,至少20万人次的群众参与到太极活动中,至少50万人次的群众感受并参与了太极健身知识普及培训。青羊区武术协会负责人乐观地表示,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明年全区的太极人口至少还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社区为依托 构建基层推广网点
 
  青羊区太极运动得以迅速发展,基层辅导网点的建立功不可没。据统计,截至目前青羊区已经建立了37个太极辅导站点,以这些站点为中心辐射全区14个街道、75个社区,基本消除了太极健身死角,市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参与太极锻炼和学习。各辅导站除了定期开展太极培训、活动外,还经常以讲座形式介绍太极文化和养生知识,让群众在打太极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太极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特质,不但学到太极的“形”,还要学到太极的“神”。
 
  基层辅导网络建立以来,在推广太极运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迅速扩大了太极习练人群,也将原来零散、无序的锻炼行为纳入统一规划中,使活动更规范,培训更科学。区武协主席黄学文透露,如今青羊区每个社区至少拥有一支太极队伍,定期开展正规教学和知识讲座,各社区经常互相交流,形成了良性发展格局。网点建立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付出了极大心血,武协指派的教练员全是自己乘公交车前往各社区进行培训工作,如康庄社区等较远的地方来回一趟就是几个小时。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区太极运动才有今日的规模。
 
  活动为媒介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有了完善的辅导网络,还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青羊区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活动开展,坚持活动常态化。区文体旅局先后与各街道、社区合作开展太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系列活动,至10月底全区共组织各类太极活动400余次,参与群众达20万人次,并创造了单次参与人群4000人次的纪录。
 
  活动开展期间,青羊区坚持以“内容利民、地点便民、形式悦民”为出发点,结合各街道、社区具体情况开展各类活动,尽可能地增进市民对太极运动的关注。同时,针对不同水平的太极健身人群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从简化24式、42式到传统的杨氏、吴氏、陈氏等都有涉及。此外,部分社区还组织了表演性较强的太极扇、太极剑等队伍,成为集健身、表演、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群众活动,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如今,全区已经初步形成“学太极、打太极、爱太极”的风尚,群众参与太极运动蔚然成风。
 
  特色为突破 塑造青羊太极名片
 
  青羊区推广太极运动过程中,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并以此作为青羊太极一大特色。四川最早的太极流派“李雅轩太极拳”武术馆就位于青羊区黄田坝辖区,其传人陈龙骧、李敏弟数十年坚持传授太极技艺,直接和间接的弟子超过万人,全省李雅轩太极拳习练者多达十几万人。去年6月,李雅轩太极拳成功申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内第一个申遗成功的太极拳流派。今年10月,李雅轩太极拳武术馆组队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4届世界国术锦标赛,一举夺得9枚金牌、7枚银牌和5枚铜牌,为青羊区、成都市乃至全川、全国都争得了荣誉。随着太极运动的发展,李雅轩太极拳已成为青羊区太极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青羊太极的另一大亮点是在全市率先开展的残疾人太极,今年3月的太极启动仪式上,一个残疾人方阵的“轮椅太极”表演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一提的是,青羊区开展的残疾人太极运动并不只是表面文章。有关方面对残疾人参加太极培训设置了多项便利,定期派教练前往区残联授课,残疾人在任何地方参加太极锻炼和学习都完全免费。此外,青羊区武协正在设计一套适合残疾人学习的太极套路,预计明年初就可正式推出,这也将是全市甚至全国首创。区武协主席黄学文表示,残疾人练太极不仅是健身,更重要的是恢复对生活的信心,让生命更精彩更有活力。
 
    <<<人物故事
 
  因为太极,所以快乐
 
  青羊区参加“太极蓉城”健身大型展示的方阵中,邓明华和明洪洁都站在队伍前列。作为太极健身的受益者,他们对参加本次活动非常积极。对他们来说,这不是表演,而是享受。
 
  62岁的邓明华练习太极已有10年之久,最初她只是为了打发退休后的无聊时光,到后来才真正体会到太极的魅力。邓明华告诉我们,她在接触太极之前身体很差,有严重的冠心病,还做过4次手术,通常9月份就开始戴帽子保暖。现在的邓明华面色红润,精神健旺,身体好得很。“太极拳真的很神奇,我当初开始练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健身效果。以前毛病多的时候觉得活得很累,现在身体健康了,每天都觉得很快乐。”邓明华笑着说。自己健康快乐了,她也希望让更多人一起快乐,于是邓明华开始拉着周围的人一起练,如今她是青羊区齐力社区太极辅导站的站长,长期有一百多太极爱好者跟着她锻炼。邓明华的生活过得很充实,每天早上带着大家练两个小时,既健了身又结识了很多朋友。她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和自己一起锻炼的人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每到这种时候她就会特别有成就感。
 
  明洪洁是杨氏太极第七代传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企业家,他对于太极健身也有着切身感受。“我练太极差不多也有10年了,当初一方面是觉得打太极很有品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身体。那时候因为工作原因生活没有规律,我身体差成什么样子简直难以想象,别人"三高"我是"四高",杨氏太极全套115个动作我只打到10个就脸色发白。”明洪洁回忆起当年有种不堪回首的感觉,现在他觉得自己如同换了一个人。练了太极之后,身体明显好转,前年和去年两次体检,各项指标全部正常。他原来一到冬季就很怕冷,现在大冷天只穿一条单裤,有时还会觉得很热。
 
  不仅身体变好了,明洪洁觉得自己练了太极后连性情都变了,变得沉稳了许多。有一次他开车和一名违章司机发生擦挂,对方反而无理取闹。明洪洁说,要按他原来的脾气早就打起来了,结果那次他一直很冷静,事后自己都觉得奇怪。“我以前办企业脾气很火爆,动不动就发火,现在心态越来越平和。练太极不但健身还能养性,我就是最好的证明。”明洪洁说,他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太极迷,一天不打就觉得难受,而且家人和亲戚朋友都被带动来练太极,别人朋友聚会打麻将,他和朋友聚会却是切磋太极。为了太极,他放在生意上的精力也减少了很多。按他的话说,“钱是挣不完的,钱多了也没什么乐趣,只有打太极才真正觉得快乐。”
 
  传承久远,发展规范
 
  解读青羊太极提速内因
 
  成都市掀起“太极蓉城”活动高潮以来,全市各区(市)县的太极运动都得到了极大发展,而无论从太极人口数量、活动次数和规模、站点网络还是整体水平等方面比较,青羊区都名列前茅。
 
  青羊太极蓬勃发展,首先与深厚的太极传统有关。青羊区在全市最早开展太极运动,早在1978年,成都市第一批业余武术辅导站就设在青羊区(当时的西城区),而太极运动一直是各站点主要推广项目之一。这里必须提到文殊院辅导站,这个辅导站从设立以来数十年从未间断,是首批辅导站中唯一坚持至今的,从这里走出了大批太极拳爱好者。另一方面,青羊区非常幸运地拥有多位太极名家,早年的李雅轩、王明伦等宗师级人物都落脚在青羊区,他们的传人如今也大多在青羊。
 
  正是这些前辈名师使青羊太极的整体水平一直处于较高位置,同时也带来了正宗的太极套路和规范化的教学方式,使青羊太极的发展避免了很多弯路。“太极蓉城”活动中,青羊区依然保留了规范教学的良好传统,在传授太极套路动作的同时也向爱好者们灌输太极文化、理念以及武德精神。区体育主管部门和武术协会对每个辅导站点的培训安排都有明确规范,并且尽量将零散的培训行为纳入基层站点的统一活动中,确保绝大多数爱好者能接受正规化的太极教学。
 
  当然,青羊太极的良好发展形势还有其他因素,例如区领导以身作则参加太极锻炼,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但总体而言,传统和规范仍是青羊太极走在前列的两大基本要素。青羊区文体旅局局长刘咏梅表示,下一步青羊将继续发扬传统优势,以创建“中国太极之乡”为切入点,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以太极健身带动全民健身,以全民健身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实施过程中,将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强化政策支持及队伍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体育人才队伍,确保青羊太极形成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太极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314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