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成都全城打太极民工不再玩麻将(正文)

成都全城打太极民工不再玩麻将

2012-11-30   成都商报   周玥廷
  

    一个有6000人参与的大型太极展示活动,将于本周日在成都世纪城环球中心广场举行!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本次大型太极展示活动是今年“太极蓉城”系列健身活动启动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届时来自全市20个区(市)县、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代表队的选手参加。

 

  成都市体育局政策法规处张小菊处长介绍说,这次活动也是对今年太极活动开展情况的一次汇报。随着这大半年时间的普及和推广,太极已成为很多成都市民健身锻炼的选择,经过多日采访,记者也深刻感受到了太极带给成都市民的各种变化。

 

  跟高手学太极  民工“冷落”了麻将

 

  现在在成都的公园、广场几乎都有人在练太极,路人经过都会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健康气息。而这样的场景,对温江人崔永聪来说,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触。练了二十多年太极的崔永聪之前一直在深圳教授太极,去年底温江区文体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找到他,希望他能为“太极蓉城”系列活动出一份力。考虑到儿子也快考大学了,这两个原因让崔永聪放弃了深圳那边两万多元的月薪,回到温江。

 

  在过去的7个月,温江区举行了诸多与太极有关的比赛和活动。不过让崔永聪感觉最实在的,还是广场上发生的变化。碧落湖太极健身广场是温江区指定的太极健身场所之一,“太极蓉城”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之后,崔永聪就带着4个教练到了碧落湖广场教大家打太极,“当时说是街道办会组织人过来,结果我们到了后,却一个人都没有。后来街道办的人说没找着人。可我们不想就这样回去,于是我们五个人就在广场上打了几套动作。”崔永聪说,从第二天开始就有周边小区的居民来跟着练太极,一周后在那里打太极的人数就上升到二三十人,“现在啊,基本每天都有百余人在那里练习。”

 

  现在负责碧落湖广场太极辅导站的柳老师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周围不是有很多新楼盘吗,在那里施工的民工晚上也会过来练习,他们以前每天下班就是去打麻将,现在都不去了。”

 

  “改行”练太极  急性子的她尝到甜头

 

  “太极蓉城”系列活动启动以后,确实让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开始选择太极作为自己的健身方式,44岁的赵静就是其中一个。因为身体不是很好,她一直很重视运动锻炼,“之前已经练了一年的瑜伽。但我觉得这个项目不是很适合我。”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太极运动能够调理身体机能的报道后,赵静有些心动了,今年7月,朋友把她介绍到了浣花溪公园的太极习练点。

 

  “说实话,最初我完全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接触太极的,因为我是急性子,可打太极的节奏看起来很慢,而且我的胃不好,腰也经常痛。”赵静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让赵静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四个月时间,她早没了那个试一试的心态,而是完全按照习练点的安排,每周一至周五晚上都会准时到浣花溪公园打太极,基本上是风雨无阻。“我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腰不痛了。胃口也好了不少,气色和肤色看上去都健康了。如果不是真正感受到太极带来的好处,我想我也做不到这样坚持。”

 

  有意思的是,太极习练点还成了市民们交友聊天的平台,赵静告诉记者,“以前在健身房锻炼,可能是室内的原因,大家都比较封闭自己,各练各的。但练太极不一样,也许是场地宽敞吧,大家的心也宽了不少,互相交流,互相关心,我觉得身体健康也和这样的交流带来的愉悦心情有关。”类似的话,其实记者已经听了不少,有部分是出自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成都太极”出版  将惠及广大青少年

 

  普及推广太极,是“太极蓉城”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过去的7个月,成都市举行太极比赛和活动上千场。可对于主要负责这项工作的成都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来说,他们的工作却不仅仅于此。成都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国际级武术裁判刘志钢告诉记者,“成都自己创编的九路太极的书和光碟都已经出版,将会发放到成都市各中小学校。”

 

  “九路太极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编排的,与传统的太极套路相比较,九路太极的时间比较短,从易到难,最长的也才3分多钟。”刘志钢介绍说,目前在全国仅成都市创编了针对青少年的太极套路。因此,有专家还直接把“九路太极”称为“成都太极”。

 

  不过在很多人印象中,练太极多是中老年人的选择。刘志刚认为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其实练太极对于青少年的骨骼发展很有帮助,而且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容易急,打太极也可以改变他们面对问题时的一些处事方式。”据了解,目前成都已经有很多中小学校把太极纳入为体育课的内容。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304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