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登上舞台的“中国好功夫”(正文)

登上舞台的“中国好功夫”

2012-11-22   中国体育报   杨卓越
  

 
    几乎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武侠梦,都渴望身怀一种武林绝学,然而在现实当中,侠肝义胆的武林高手似乎只存在于一部部影视作品中,让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然而在2012年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常州赛区)的“舞台”上,一位位武林高手的精彩表演,配合着炫目的光影效果,让现场的3000名观众切实享受了一把“中国好功夫”的巅峰对决。
 
  打造世界顶级展示舞台
 
  今年首次举办的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来到常州已经是第三站的比赛了,灯光绚丽的舞台,似乎已经成为王中王争霸赛的标志,也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今年夏天风靡全国的“中国好声音”,只是在王中王争霸赛的“舞台”上,“好声音”变成了“好功夫”。评委也换成了9位正襟危坐的国际级裁判。正如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竞训一部主任金肖冰所说:“我们就是要将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的赛场打造成一个世界顶级的武术套路展示的舞台,让每个运动员一上场就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王者之气’。”
 
  与之前的武术套路比赛场地相比,王中王争霸赛的“舞台”称得上是“全方位”的升级。除了原地升高的外形使得运动员在场上更加突出以外,也让现场观众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运动员的一举一动,加上背景板上的两块大屏幕,无论是精彩的瞬间还是失误的动作,都能够清晰的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更能理解裁判的评判标准,让武术套路比赛的现场更具有互动性。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赛场”与“舞台”之间的差距也可谓是“十万八千里”,如何把两者合二为一,能够各尽其用,又不相互影响确实是摆在中国武术套路市场化道路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据金肖冰介绍,在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的准备阶段,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就与专业的团队进行合作,就像一个人的大脑和双手一样,“大脑”发布命令,“双手”负责执行并且反馈信息。为了更好地打造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的赛场,负责执行的团队还受邀参与了之前的全国锦标赛,对每个运动员从上场到最后决赛的流程等元素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如此一来,才有了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既华丽又实用的舞台。
 
  太极“王座”不好坐
 
  绚丽的舞台虽然让武术套路比赛看上去更加刺激,而对于参加太极拳套路单项比赛的选手来说,五彩的灯光,直播的镜头,以及“近在咫尺”的观众却都成了不大不小的考验。与其他拳种相比,太极拳套路比赛更注重于选手的心态和临场发挥的稳定性,因此,运动员会不会受到种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成了比赛制胜的关键。
 
  虽然参加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的选手,都是在今年全国比赛中获得过前16名的优秀运动员,但在两天的比赛中还是经常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失误,特别在女子太极拳决赛过程中,夺冠呼声最高的福建选手庄莹莹和江苏本土选手邢玉婷都因为自己的失误将女子“太极拳王”的荣誉拱手送给了发挥更为稳定的上海姑娘周黎。
 
  “有摄像头又有屏幕转播,而且还搭了台子,上场多了这么多形式,对自己的发挥肯定有影响,感觉挺玄乎的,刚上场的时候都找不到地儿。”18岁的周黎对于突如其来的荣誉似乎有点不知所措,“我都没有想过要拿前三,只是想着平平安安下来,不要失误太明显就可以了。”虽然从比赛的现场和成绩来看,赛场的种种改变确实为武术套路,特别是太极拳套路的比赛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参赛运动员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对新的场地和比赛形式表示认同,不少运动员觉得“自己站上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除了赛场的影响以外,为了培养更全面的武术套路运动员而设置的全新赛制,对于每一位运动员来讲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意味着比赛中的优胜者在捧起“拳王”奖杯的同时,也走上了一条更富有挑战性的征程,因为要想成为“王中王”,就必须在总决赛中战胜其他六位“拳王”。 “之前就是为了挑战自己才选择这个行业的,” 第一次面对这种不一样的挑战,男子“太极拳王”陈洲理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298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