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王珺:
出生河南温县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
曾就职于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现担任重庆市陈家沟太极拳馆陈德品推广中心总教练吴德海的老婆
出生河南温县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
曾就职于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现担任重庆市陈家沟太极拳馆陈德品推广中心总教练吴德海的老婆
新郎吴德海:
出生于重庆市永川区
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
曾就职于重庆市武术学校
现担任重庆市陈家沟太极拳馆陈德品推广中心主任王珺的老公
我们是2012年2月刚刚迈进了婚姻的殿堂,此前也象许多牵手成功的伴侣一样也有着许多传奇的经历和缠绵。在我们能相识相知到步入婚姻,真正的是太极拳让我们终成眷属、誓约终身、携手百年。
这段缠绵的爱情故事还得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我还在重庆市的各大健身俱乐部担任健美操教练。又因从小习武,并立志专门学习太极拳,在08年8月前往河南郑州参加第十届国际陈氏太极拳高级培训班,也正是在那里认识了我现在的师父陈正雷大师、师母路丽丽夫妇。除了跟着师父学习陈氏太极拳以外,还一点点地知道了师父师母携手三十余载在我看来经典的爱情故事。在师父的《陈正雷传》一书中品读到了一对已逾花甲老年夫妻的几十年风雨无悔的那份执着和坚定。“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山水相依,缠绵相伴;这或许就是我当时认为的爱情的真谛。仿佛情窦除开,依稀朦胧地对真正的爱情和婚姻有了新的领悟。心中暗暗地“盘算”着我未来的新娘也应该是一位象师母一样忠贞、、勤劳、善良、坚定的女性。
在跟师父学拳和自己不断练习的日子里,开始慢慢地参悟太极拳的奥妙哲理。“太极者,无极而生”“动为阳,静则阴;一动一静互为根”等等诸理。慢慢的也改变了我以前“放荡不羁,独断专横”的性格,为人做事开始想到了太极阴阳相合的的道理,处理人事皆考虑周全,做到“棚劲饱满、不丢不顶”地顺达行事。“人是拳,拳如人”在一招一式的太极拳中慢慢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法则。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转眼又到2009年,这一年注定是改变我一生的年份。同年3月,得一学生引见到重庆市江北区法院教授太极拳。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我认识了我现在妻子王珺。学习班一开学,刚开始倒也平常无奇。也正是这看似平淡的教学工作中诞生了一段沁人心脾的爱情故事。清晰的记得那是在我去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一到练功场就有一位女孩端过来一杯热腾腾的茶水。茶杯的盖子是打开的,我就问那位女孩儿“你好,茶杯不盖盖子,不怕水洒出来烫到人吗?”语气中稍有责怪的意思。女孩儿轻轻的说了一声“你好,吴老师,盖子打开温度刚好,要是盖上盖子怕是半天都喝不了哟”,我也没有多想,就觉得这人办事细心,这或许就是我和我现在的老婆的一次邂逅。在后来的教学中,每次也都是她备好茶水端来,我们就有了攀谈时机。记得有一次我问她“你说普通话,你不是重庆的人吗?”。她回到道“我是河南的”。我再问“你是河南哪里的呢?”。她答道“河南温县”。“河南温县”------好熟悉的名字,好亲切的地方!我开始有些激动的情绪了,那地方可是我的第二故乡呀!我压抑着激动的情绪继续问她“你是温县的,那你也应该会陈氏太极拳咯?”她答道“我祖籍在温县,后来是爷爷随部队到了四川西昌,再后来就有了我,有几次春节去温县拜访老家的亲戚的时候,知道那里有个陈家沟,那里的人都会太极拳”。我那时思绪万千,心里的“小算盘”敲打着在想:一是觉得她不会太极拳,我可以多教教他们,也有更多机会可以接触她;二是她是温县人,我老感觉很亲切,一点儿不陌生还平添了几分好感。就这样,我每次去给他们上课我都是早早就去了,我们还互相留下了对方的手机和QQ号码,这样一来故事的发展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了,那也正是我幸福生活的开始。。。。。。(此处略去无数字)。
现在的我,老感觉我真就很幸福很幸运。有陈正雷大师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好师父,有路丽丽这样一位慈爱的好师母;也有我钟爱的妻子和为我们小夫妻创造幸福的神奇的太极拳。我作为太极拳拳乡----温县的女媳,更知道我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不辜负师父师母的期待和叮嘱,好好的继承和传承好我们的太极拳,好好的经营好我们的太极小家庭。谨遵师父“弘扬太极,造福人类”的嘱托,将太极进行到底;将爱情进行到底!
太极拳,一个可以开启幸福的神拳;太极拳,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神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