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成都市提出打造太极之城目标,希望五年内让成都的太极拳练习人口增至百万。昨(21)日下午,自幼在甘肃敦煌随父亲练习传统武术的太极拳教练黄有德做客成都金沙讲坛,他除了告诉大家“太极让身体动起来,让精神静下来”,更现场传授了一段祖传的太极定桩法。
观点:太极拳是一个速成的拳种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中华太极与养生的关系》,在讲解前,黄有德带领大家坐一套动作:所有观众坐在凳子前沿,两脚轻轻落地,双脚内侧之间的距离等于肩宽,脚尖微微内扣;将双手放在膝盖前内侧,双肘自然下垂;然后想办法用力后撑,后撑的时候一定要收小腹,用脖子向后蹭自己的衣领,下颌内收;接下来就尽量让脊椎拉成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把你的全部意念集中在命门区域(大约在后腰位置),守住,把你的耳眼口舌鼻全部集中在这里,一直调整到你没有自己了,只有命门区域。”黄有德说,这个动作实际就是在练习太极拳的内功,目的就是调理身体。
黄有德已经在成都的公园教练太极拳好几年了,他说,练习太极拳时,有两个极端是不能走的,一个是不弯曲膝盖,一个是练习时下蹲太低。“只要没有走这两个极端,都属于中华太极拳的范畴。”
有一句话叫“太极十年不出门”,很多人都认为是练太极拳进步慢,而黄有德却告诉大家,其实这句话正式太极拳涨功夫快的写照。“在业内,一个散打运动员从开始学习到拿到全国前十名,走过的训练之路也在十年以上,而如果十年练习太极拳,那就是‘傲视群雄’的高手了。”黄有德说,既然练太极拳武功能快速进步,那对于身体的调理来说,就更是拳到身体好了。
讲座现场 传授祖传太极定桩法
在今天的金沙讲坛现场,这位太极拳教练现场教授大家一个祖传的太极定桩法。不少听众上台跟着他学起来:
首先,在平坦的地面上画一条直线,把右脚尖顶在线上,然后左脚靠过来,让左脚中部的凹进弯曲和右脚前部的凸出部分吻合,这样一来,足交大约比右脚向前十公分。接下来,左脚不动,右脚沿着直线向右横移,知道双脚内侧距离刚好等于双肩外沿;脚尖微微内扣,膝盖弯曲至和双脚指根达到同一垂线,并微微向外用尽。第三步,让臀部向前使劲,好像小男孩小便一样,努力让自己的后腰弯曲向外鼓出。随后脖子向后顶,尽量让脊椎垂直于地面;这时,把双臂想象称双节棍,把双手想象称被细线穿连的很多珠子,轻松放下。
“这个桩法可以有效地辅助调理腰椎、颈椎、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黄有德说,这个动作的时间最好在四十五分钟以上,如果配合手法,“可以在三到六个月之间,一般人用弓步就推不动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