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近千名身着白色太极服饰的学生,从合江亭廊坊蔓延到兰桂坊,在合江亭两边一字排开。在这里,也不乏老年人的身影。原来,这是一群来自盐道街外语学校的学生与水井坊街道办事处的老年人们,共舞太极,全民健身。
现场:
近千名学生齐舞太极
早上8点,盐外学生身着统一的太极服饰,在合江亭畔一字排开。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他们精神抖擞,神情自若,两眼微闭,手抬脚转。一个半小时的太极时间里,他们“揽雀尾”、“左右穿梭”“肘底捶”、“搂膝拗步”,一招一式,动作颇见功底。在亭子一旁,30名来自水井坊社区的老年人,和着节奏,不紧不慢,自由舒缓。路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他们纷纷表示很赞成校方的做法,认为打太极这种方式“有创意”、“运动不再乏味”,“让娃娃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近千名学生齐舞太极
早上8点,盐外学生身着统一的太极服饰,在合江亭畔一字排开。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他们精神抖擞,神情自若,两眼微闭,手抬脚转。一个半小时的太极时间里,他们“揽雀尾”、“左右穿梭”“肘底捶”、“搂膝拗步”,一招一式,动作颇见功底。在亭子一旁,30名来自水井坊社区的老年人,和着节奏,不紧不慢,自由舒缓。路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他们纷纷表示很赞成校方的做法,认为打太极这种方式“有创意”、“运动不再乏味”,“让娃娃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PK”:
老年人、年轻人各有千秋
打完了第一遍太极,老年人队伍和学生队伍开始互评。街道办事处闫阿姨用她专业的眼光点评了一下孩子们的表现:“他们的动作有点不标准,比如‘云手’动作,‘上不能过明,下不能过脐’,他们做动作的时候手一般都过了头顶。但是整个队伍看起来很整齐,学生打太极有他们自己的味道。但是我们老年人打起太极来‘有气’,这个是他们学生娃娃一两年学不来的东西哦。”初二年级二班的王翔同学则认为:“我们的阵势要强些,他们气场要强些,各有千秋嘛。”
意义: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发起人盐外校长谢丹琦介绍:“太极在三年前正式向学生推广后,很受学生欢迎。不仅让全校师生锻炼了身体,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他不仅是一种运动,还包含了许多文化修养和内涵。我们今天和水井坊接到办事处一起举办的这个千人太极拳展示,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还能通过我们的活动,带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太极运动中来,将太极拳在成都传承开来。” 据介绍,学校还将在体育课、早操、体育大课间为主阵地,全校推广太极。
插曲:
太极魅力吸引八旬老太
当天上午8点30分,家住合江亭附近的凤婆婆像往常一样来到合江亭晨练。看到这么多年轻娃娃齐打太极,好不热闹,凤婆婆也加入了打太极的行列。“我每天都在合江亭附近跑步,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一起打太极。太极好像老年人要打得多些哦。这么多年轻娃娃打太极还是多壮观。”凤婆婆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