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大武术观,加强散打运动的标准化建设,促进武术事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对国际武术散打和搏击项目快速发展的新形式,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技术一流的战斗队伍,确保中国武术散打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根据全国比赛成绩,参照运动员体能、基本素质、专项素质、实战能力和基本技术5个方面进行了选拔测试。经过考评小组、队委会和选拔领导小组的层层把关与筛选,最终确定了51名男、女运动员作为国家队的首批队员,于2月25日在陕西西安成立了中国武术散打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出席了成立仪式。
为将中国武术散打队建设成为一支能够担当大任的钢铁之师、威武之师、勇猛之师、文明之师,努力把国家队打造成特种兵中的特种兵。在国家武术散打队训练的第一阶段,队委会以大武术观为统领,加强国家队科学管理和人员思想作风的建设。主要从制度、科研、医务监督、营养膳食、科学训练几个方面着手,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全队上下刻苦训练,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集训任务。主要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国家散打队建设成为技艺精湛,管理科学,招之能战,战则能胜,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无坚不摧的钢铁之师。
二、进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要求运动员做到严守纪律,行动统一,听从指挥,服从管理,尊师重礼,内外和谐,团结协作,步调一致,时刻充满着昂扬斗志,展示威武之师的雄风。
三、将国家散打队建设成为管理先进,有勇有谋,无所不能的勇猛之师。
四、培养运动员爱国情结,加强组织观念,树立团队精神,提高集体意识。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文化素养,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管是训练还是日常生活,每一个运动员都能言行一致,讲文明,有礼貌,体现文明之师的精神风貌。
目前,国家武术散打队第一阶段训练于3月16日结束。为了更好的做好第二阶段的管理训练工作,武术中心于3月15至1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国家武术散打队总结汇报暨输送单位座谈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副主任王玉龙以及来自18个省市输送单位的负责人和国家队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国家散打队领队郑企平、总教练张根学、队医侯建强、科研王勃、运动员代表邱挑、白近斌、朱扬涛7位同志相继做了汇报发言。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总结了近一个月在管理、训练、科研、医疗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收获。表示将加强管理,科学刻苦训练,努力提高技战术水平,在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不负众望。高小军主任为教练员颁发了聘书,并充分肯定了国家队的前期工作。指出整个队委会班子贯彻中心意图、管理队伍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有计划、有步骤、规范化、长远化的培养人、塑造人,打造一支有独特战斗力的队伍的思路是清晰正确的;队委会对前期选拔、中期测试和后期集训的安排是科学有效的。同时,人性化管理为运动员解除后顾之忧,提供了生活便利,得到了运动员的认可,充分体现了队委会各位老师的兄长乃至父母作用。这一切让我们看到队委会是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一定能把国家队带好。
听了总教练的总结报告,高主任认为国家队的训练是有针对性的,对每个运动员是负责任的,解决问题、抓突破点是非常细的。这说明教练班子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还贯彻了科学的训练理念,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运动员的问题。这些都是国家队与众不同的地方,正所谓"你所不能而我能,你所能而我精,你所精而我强"。训练是个人修炼的过程。如果突破不了自己,就永远长不大,永远上不了台阶。训练的过程就是磨练意志、修炼自己的过程。国家队作为一支示范队伍,要探索出一条武术散打科学、健康发展的标准化道路,填补散打没有标准教科书的空白,这就需要从国家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产生。
高主任还指出队医和科研人员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不辞辛苦的对每名运动员进行耐心、细致的监测。这些生理指标对运动员了解自身的情况起到了很大作用,让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