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在成都推广“全民太极拳”(正文)

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在成都推广“全民太极拳”

2012-02-11   成都晚报
  
        昨日,在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中,来自锦江区代表团的王纯等14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推进太极拳“六进工程”,弘扬中华太极文化,践行文化强市战略--活力太极活力成都》,建议由政府倡导、积极推动太极拳“六进工程”,传播太极文化,使太极拳成为各年龄段人群的生活时尚。
 

  -积极推动太极拳“六进工程”,使太极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成为课间操、工间操;

 

  -建立“太极学院”,在公益、教育等领域普及太极文化,让更多的老外也能爱上太极拳;

 

  -设立“太极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活力成都的一张文化名片。

 

  现状体质堪忧

 

  10年来全省国民体质

 

  总体水平持续下滑

 

  为什么会提出关于普及太极拳的议案?这与王纯本人的工作有关。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王纯是成都体育学院科研处处长,她在议案中首先展示了今年1月省体育局公布的《四川2010国民体质监测公告》。公告中提到:四川省国民体质总合格率为81.4%, 10年来四川省国民体质总体水平呈现持续下滑。

 

  王纯等人认为,当今社会是急剧转型的时期,竞争激烈,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大,身心问题逐渐增多,国民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日趋严重。怎样扭转这样的现状?“修炼太极拳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也是最简单、最佳的方式之一。”王纯说。

 

  基础名师辈出

 

  成都有太极宗师、有太极大师

 

  议案中称,太极拳在成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清晨和傍晚,公园里都有不少人在练习太极拳。

 

  此外,成都有太极宗师、有太极大师,全国首届太极拳研讨会就成功在成都举办,成都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习练太极拳的条件。远的有一代太极拳宗师李雅轩先生嫡传弟子陈龙骧及其太极世家。据悉,2011年李雅轩太极拳正式获得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的有成都本土、青城太极标志性人物刘绥滨。如今,青城武术太极已获得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证书,也成为中国企业健康促进会行动工程的教学内容之一。目前,都江堰青城小学已把青城太极列入阳光锻炼项目之一。练习太极后,学生生病请假明显减少,成绩整体明显上升。

 

  创立“文化名片”

 

  建“太极学院”确定“太极节”

 

  王纯等人提出的议案认为,修练太极拳不仅对个人、对社会有诸多好处,它还可以带动和促进文化、体育、康复、养生、养老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特别是服务产业。

 

  为此,议案中提出建议,政府倡导、积极推动太极拳“六进工程”,即太极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成为课间操、工间操;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培育太极文化相关产业。

 

  “就是要改变大家印象中‘太极拳都是老年人练的旧有印象,在各年龄段人群中普及太极拳。”王纯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关于普及太极拳,她还有很多具体建议。例如,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在本地有相关资源和基础的高校中建立“太极学院”,并在发展成熟之后逐渐推广,让其成为类似“孔子学院”的公益性文化传播机构,让更多的老外也能爱上太极拳;在我市各类文化团体中培育建立“太极文化艺术团”乃至“太极国际俱乐部”,传承太极文化,并形成有成都特色的文化产业;还可在群众基础更加完善之后,选定每年的某一天定为“太极节”,大家在这一天以“拳”会友、深入交流,全面展示方方面面的太极文化,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活力成都的一张文化名片。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103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