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之际,在温县城区太极拳名家陈桂珍的拳馆,笔者见到了慕名前来学拳的驻马店市心理学专家闫炜、在澳大利亚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者房义。原来陌生的两个人,因为不约而同跟随陈桂珍大师习拳半个月,因为对太极拳共同的爱好,谈起习拳的感受,两个人分外默契。
“太极拳刚柔相济、老少皆宜,融合了传统的医学、美学等等,不仅健身养生,益智延年,而且能和谐身心,给人的身心健康正确的引导,也就是说太极拳不仅能增强肢体协调性,更能增强心理适应性,让习练者拥有好的心态。我是临床心理学医生,现在很多疾病都来自于心理不健康,拥有心理障碍,而通过太极拳的习练,通过外在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则可以缓解患者的障碍神经症。”
闫炜一谈起太极拳与心理学,侃侃而谈,说出一连串术语,并“引经据典”。
“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都做过统计调查,数据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比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患心理疾病的机率要低得多。所以,心理学专家都会建议患者多运动,多交友。而太极拳就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学拳交友的最佳平台!”
闫炜说完就笑着对一旁的房义说,这就是我刚刚结交的一个拳友。他的感受也很深。
原来,今年正在澳大利亚读博士的房义原来就是一个武术爱好者。到了国外留学后才发现,国外人无形中会用“三个标准”评价谁是他们眼中完美的中国人:一要会流利汉语,二要懂得中医,三要会练武术。房义以前练习外家拳,长得帅气斯文的他却发现,自己业余在当地开的武术俱乐部并不很受当地居民欢迎。
“后来我交流走访以后才知道,他们更注重养生,在武术里更喜欢太极拳。而澳大利亚当地很少有中国太极拳师,只有一线城市才会有像陈小旺之类的大师在此授拳。二线城市,只有一些当地的外国人来教授太极拳。但我发现,他们教授的太极拳只是形似神不似的套路,太极拳文化的内涵他们根本无法讲述。所以,我决定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来发源地跟随正宗名家练拳,然后到我的武术俱乐部教授太极拳!”
房义讲起自己习练太极拳的初衷时,一脸自豪地说:“这一个月来跟随陈大师习拳,一来发现自己体质增强了,二来更重要的是,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把我思维里那些原本‘尖硬’的不正确的想法慢慢消融了,而一些原来缺失的东西补回来了。太极拳像一位无形的心理医生,让我的思维更理性,心态更和谐!三来太极拳是个交友的平台,我想回去后,我的俱乐部一定能大受欢迎。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事业都拥有了!”
“一个心理学专家自己找到了健康,为患者也找到了最佳的运动方式;一个中国留学生因为太极拳成为老外眼里的‘完美男人’,收获了健康和事业,你们这次收获可太大了!”听到笔者的话,两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男人不约而同地笑了,异口同声地说:收获真的很大很大!然后,兴奋地进行了套路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