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小龙想到的......

2008-07-14 18:04  寒剑  



  今年7月是李小龙逝世35周年,他用32岁演绎了一个永久的传奇,他永不疲倦、永远精力旺盛,向人们昭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以生死为界限!

  我极崇拜李小龙,他的阳刚之气对我影响极大。我曾练过很长时间截拳道,也收集了李小龙的大量资料。当年我曾有一本港版全集,是用一个月的工资买来的,可它被遗失在火车上,现在想起来还心痛……。后来步入陈式太极的殿堂,对截拳道兴趣渐淡,收集的大部分资料也流失了,但对小龙的崇拜丝毫没有减退!(下面图片是我还仅的几本书)

  这个周末关掉手机,读了二天关于小龙的书,静思一下:武术真的是相通的,它们的终极是一致的。虽然自己这些年一直沉浸在陈式太极中,但陈式的诸多理论和方法与截拳道是异曲同工!!!我的恩师张志俊先生在我开始练拳时,就告诫我,拳架只是路径,不是目的,要通过练架子找到方法,熟练运用方法。我的很多师兄每天只练前三个“金刚捣碓”,根本目的是在方法上求精。恩师在总结近四十年练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梢节领劲,两头卷屈”的理论,用于指导学生们练拳,杜绝了唯练拳而练拳的弯路,简单的说:练拳是为方法,而不是为招术!回头看李小龙,惊人的相似:“招式和体系就像圣经一样,充满了条条框框的束缚。武术,就像生命本身,是一个持久、无节奏的运动过程,它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并随之而流动”。截拳道没有套路、没有固定的招法,只有训练的方法,这方法的目的是让练习者登上技击殿堂!

  回想恩师提出自己独道的见解时,太极拳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说他是改祖训、是别出心裁,但经过十多年的实战检验,被广大陈拳练习者接受,很多人认为这一理论是太极实战的“金钥匙”!

  张志俊:“练拳时一定要摒弃求招术用法的念头,要求方法”!

  李小龙:“截拳道是过程,而非目标;是方法,而非结果”!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