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武网独家专访:畅响太极
核心提示: 飞来飞去的拳脚 所向披靡 飘来飘去的身影 不露痕迹 这不是功夫神奇 乾坤大挪移 办公桌前发呆的 幻想奇迹...
|
飞来飞去的拳脚 所向披靡
飘来飘去的身影 不露痕迹
这不是功夫神奇 乾坤大挪移
办公桌前发呆的 幻想奇迹
车来车往拥挤像 蜗牛耕地
风风火火忙碌在 夕阳晨起
现在听我来唱起 这一首歌曲
看我健康快乐也 无人能敌
这是马畅刚刚录制的首支个人单曲《太急?太极!》的歌词。
一头短发,眼前的马畅,没有人们脑海中太极女子的妩媚,多了些顽皮和英气。马畅的父亲马国相是陈式太极拳名家。多年以前,为了到陈式太极拳的发祥地追踪溯源、拜师学艺,年轻的马国相曾经为变卖家产,撇下妻女,五下陈家沟。
从陈家沟回到黑龙江后,马国相开始传授教太极拳。
“那时候我只有2岁,喜欢跟在父亲后边看父亲打拳。”耳濡目染,马畅对太极拳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1989年,马国相组织学员举行太极拳比赛。当所有的选手都表演完后,5岁的马畅竟然独自一人跑上台去,有模有样地在大家面前打开了拳。
虽然她的震脚、发力生硬得可爱,虽然她的缠丝环绕包裹在厚重的棉衣里看不出来,但是一个5岁的孩子居然可以完全连贯地打出一套陈式太极拳来,当时看傻了场下所有的人。
此时,父亲的心情更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对太极痴迷了半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会有如此天赋。自此,马畅练太极拳一发不可收拾,而父亲更是他坚强的后盾。
逐渐展露出武术天赋的马畅,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深造。
2004年,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在福建举行,当时北体大没有打算派代表队去参加。马畅回忆:“父亲鼓励我参赛,他说咱们民间的太极拳也可以与官方武术进行交锋。”马畅找到学校的领导,经过反复争取,学校终于同意马畅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太极拳比赛,并且特邀她的父亲马国相为领队兼教练。
于是,这支由父女俩组成的队伍,奔向赛场厦门大学。踌躇满志的马畅,没想到抽签时居然抽到了签王:1号!
“1号是所有选手都不愿意抽到的。第一个出场,主观上来讲,心情紧张,不容易发挥水平;客观上讲,裁判没有参照,打分相对保守。”
比赛开始了,马畅缓缓走上场地。她的动作柔缓而又夹带着猛烈,动作规范却又散发出浓郁的传统芬芳。
比完赛的马畅坐在场边耐心等待比赛结束。
其他选手一个个地上场,分数一个个地出来,当最后一个选手的分数打出来后,第一个出场的马畅的得分依然无人能够超越,她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
就这样,从民间传统武术的沃土中成长的马畅,终于盛开在竞技武术的领奖台上。
如今的马畅已经正式签约北京世纪新瑛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太极女孩开始了她的多元发展。但是说到最大的愿望,却依然是围绕着太极拳的:“我希望太极拳被更多的人喜欢。”
谈到太极拳,马畅滔滔不绝。

“太极拳讲究内外相合,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暗合的。太极拳的很多要领其实都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光辉。”
“作为中国传统的太极其实好处很多,比如,随时都可以开始练,终身都可以练下去。它有技击、表演、健身等多种用途,博大精深。很多人都觉得太极拳只是公园里老爷爷老奶奶练的东西,其实老年化这一人们硬加给太极拳的固有模式阻碍了太极拳的发展,太极拳不仅属于老年人,也属于年轻人。” 说这些话时,马畅的年轻的脸上闪烁出一种成熟的神采。
如今,父亲在东莞开办了以自己名太极拳馆,马畅经常过去帮忙。“不管我将来做什么,都将和太极密不可分!”她坚定地说。
|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